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信任危机的阐释与消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社会伦理的角度研究信任危机 ,提出当前信任危机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产生信任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利益失衡、制度缺失和观念变迁。解决信任危机和重建信任的途径是调整利益格局 ,加强权力监督 ,建立契约信任 ,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雨 《甘肃教育》2006,(9B):1-1
时下,“以人为本”四个字,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在不同级别、不同场合的领导讲话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发现,在现实中它已经更多的被表面化、口号化了,不能不让人心存隐忧。因为过去我们有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对于一个新名词、新概念、新说法的出现,一些人往往出于功利的目的,人云亦云,拿它来做文章,装门面,听起来喊得震天价响,其实纯粹是赶时髦、糊弄人,不会有任何的实际效果,可以在讲“以人为本”的同时继续做着不“以人为本”的事情。其危害在于,它使人们的期待与社会现实之间产生更远的距离感,从而引发人们的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4.
廖燕 《声屏世界》2004,(3):15-16
一个以“木子美”为笔名和网名发表性爱日记的女性网络写手,2003年8月以来迅速走红。其性爱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已经达到16.066万次,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数字还在成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有关“木子美”的评论也让人应接不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讨论之中。这份日  相似文献   
5.
"脱媒"一次原用于金融领域,而在互联网模式普及的今天,应用于受众与媒体之间则也十分贴切,由于弱化了中介的作用,使得受众和媒体之间的环节存在脱落现象。本文旨在探讨"脱媒"时代兴起的原因,以及与媒体信任危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化解媒体信任危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桥 《陕西教育》2007,(10):114-114,115,126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 1.杜团的"信任危机"是当前高校社团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就笔者所在高校调查显示,社团举办活动,会员的参加率在一半以下的占到了42%.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1日起,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将被责令退出市场。新规定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进行委托检验。  相似文献   
8.
梅明丽  张晶 《采.写.编》2020,(2):152-155,190
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推进和众筹这一新融资方式的扩散,网络公益众筹迅速发展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可以轻松看到公益众筹信息,参与讨论或者直接行动,培养良好的公益习惯;另一方面,近年来,公益众筹“诈捐”“虚假信息”等问题频发,影响着公众对公益和公益众筹的认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本文以“吴鹤臣百万众筹事件”为案例展开分析,通过搜集微博平台上事件相关微博文本,研究其传播特点和公众关注焦点,来分析公益众筹信任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陈阳 《东南传播》2020,(1):104-106
技术自带的"脱域"机制打破了工业时代单一而连续的时空环境,一切都被解构重组,但随着5G、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的迭代更新,虚假新闻与误导性信息持续泛滥,媒体权力逐渐异化与"再封建化"……媒体逐渐陷入"信任危机"之困境,整个网络社会"超级结构"面临土崩瓦解。追本溯源,媒体公信力破损主要源于主体内在系统的失衡、"弱连接"的网络交往特性、"流动的"网络空间发展模式以及信息传播的割裂性等。媒体公信力亟待重建,在技术上,可利用"区块链"重塑媒体的公信力;在商业模式上,要重视用户与市场定位,发挥媒体人的主导作用;在内容与平台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协同作战",合力营造一个开放、透明的网络媒体信任环境。  相似文献   
10.
【话题引入】2009年2月12日,李辉公开撰文,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的年龄、人品、学术成就,一时间网络上下,口水乱喷,莫衷一是。其实,类似的质疑在许多地方都发生过,比如正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