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928篇
科学研究   96篇
各国文化   116篇
体育   323篇
综合类   201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3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梁敏滔 《精武》2003,(11):27-27
  相似文献   
3.
倪振飞 《武当》2003,(8):49-50
显现元神,在道家生命修炼体系中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无论是释家的悟空,还是道家的内丹,都涉及到“佛子出游”和“元神出窍”问题。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生命修持的最终归宿。下面谈谈修持千乘修光功元神出窍的实际体验。  相似文献   
4.
5.
道教的基本理论直接来源于道家思想,道家与道教有同而又有所不同,道家的自然无为、重生轻物、与世无争的人生观与道教的善生保真、追求长生的人生观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落实到具体的人生实践上,便是道家游方之外,因愤世嫉俗而远离政治,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返朴归真,以一种出世姿态遁隐山林。道教从建立之初就积极地干预政治、游方之内。用实修的方法,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努力地有所作为。道家的出世与道教积极入世的人生实践又有极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郭立珍 《兰台世界》2006,(8X):56-57
“节俭”一词在先秦汉代的文献中就已经时常出现,作名词表示在人们在生活或消费上的克制、约束行为。“节俭”为什么能表示人在生活、消费行为上的克制、节省行为呢?本文旨在对这个词进行一点浅显的考证。  相似文献   
7.
老庄美学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这样的研究对象往往最容易见出研究者的学术勇气与功力。向峰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是典型的例子。时下许多学人研究中国古人的思想喜欢以西方人的观念或术语相比附,结果反将本来简单的问题弄得不知所云了。向峰先生的老庄美学研究则直接切入研究对象,从不随意比附旁涉。由于学养深厚、视角独到,故往往能鞭辟入里,发前人所未发。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得”字的本义是“获得、得到”。它在先秦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主要有:1.作为词。它的意义有得到、获得。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带宾语,词性为及物动词;当它表“能够、可以”义时,词性为助动词,属于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在句中充当状语。2.作为语素,它表“能、能够”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还表“适合、适应”义。这些功能和用法都是从“得到、获得”义引申而来。3.它还可与“微、无”组成凝固结构;还通“贪”,通“德”。  相似文献   
9.
武当拂尘与武当绝命剑的技击对练,是道家内传技击上乘套路。它与武当内家拳独特的功理功法,一枝独秀,至今仍是道门众弟子以及武林界所渴望得到的上乘技击之术。武当拂尘与武当绝命剑在对练时,充分体现了唯有道家才拥有拂尘这一独特防身宝器。它在  相似文献   
10.
丹道要旨     
华玄子 《武当》2003,(11):56-57
其九层为:真阳萌发,子升于后 筑基补漏在小周天功毕之后,才完全达彼岸。笔者把补漏筑基之境达一阳复生(活子时)专门划归一步,让修士明了筑基之不易。筑基也分二小步。先由性宫入手,接宇宙全息(炼何门派,接何派本尊),安神祖窍,收心炼己,直到玄珠如黍米出现,光灼灼,明圆圆,亮晶晶,性光灵明,明心见性之后方可性命双修。有人说:明心现性是佛教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