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469篇
科学研究   23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互联网应用呈爆炸性增长,导致宽带网络业务需求急剧上升,网络的宽带化已成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必然和发展重点。实现网络的宽带化,不仅需要继续拓展骨干网、城域网的带宽,而且必须解决好社区接入网的带宽问题。社区宽带网在我国正处在起步阶段,如何培育社区宽带网市场、扩大需求、促进社区宽带网健康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社区宽带网发展趋势与政策问题的研讨,非常及时,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GPON能够使”第一公里”的接入带宽提高到2Gbps以上,但在中国它却陷入技术领先与无人问津相交织的尴尬。拥有领先GPON技术的中国本土厂商也只好先到北美去拓展市场。相比之下,GPON的兄弟EPON,在中国活得却不错。[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CTP的关键技术在光源和版材上.而版材的研制主要以所用的光源为标准。CTP所使用的激光光源的波长由长向短过渡.具体而言,这些光源是从1064nm的YAG红外激光器,到830nm的近红外激光二极管、650nm的红激光二极管.再到532nm的倍频YAG绿激光器及488nm的氩离子激光器.最后到400nm的紫激光二极管。这些激光器按照光谱范围可简单分为:红外激光光源、可见光激光光源和紫激光光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TCP Vegas协议基础上通过预测链路的可用带宽,设置吞吐量阈值,比较传输过程中实际吞吐量与该阈值的大小,动态调整cwnd,提高了Vegas在卫星网络中吞吐量.通过NS2仿真,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杜世清 《视听界》2011,(6):34-35
在广播技术领域,由模拟制的广播过渡到数字制的广播,实现由演播厅到传输的全面数字化是广播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介绍中波数字化广播三频共塔天调匹配网络的带宽展宽与抗干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光源的色彩 光波的长短与混合决定了色彩的变化。科学家把日光分解出全色光谱.从而揭示了色彩的起因。写生时.首先要分析发光源的色彩倾向.才能对光源的色彩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中发光二极管(LED)的调制响应对系统传输速率及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Multisim13电路仿真软件模拟发光二极管(LED)的等效电路,并进行频率响应的仿真,得到LED调制带宽与LED的时间常数RC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Optisystem7对可见光通信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得出不同时间常数RC情况下,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下的眼图,从而分析LED调制响应对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带宽一直是制约远程教育中多媒体运用的一个瓶颈,对此基于SMIL的流媒体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谈写生色彩     
成人高校开设各种实用美术类专业,教学中发觉学生对写生色彩入门颇感困难,究其原因,除学生实践少以外,理论知识也处于模糊状态,一般初学观察色彩的习惯是从物体的固有色角度出发,掌握写生色彩规律,除了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实践,逐渐积累自己的经验,章就如何学好理论知识,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古代有关小孔成像的观察和实验记载的分析,阐明了中国古代学者在光学发展的初期所作的贡献,同时也指出由于轻理论而重现象的定性描述使得在光学上的成就远落后于西方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