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仪器光电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析仪器中的光吸收定律、光传感器和信号检测系统的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A/D转换器的光电检测系统。介绍了分析仪器中光电检测系统的原理及设计方法;针对微弱光电流检测的问题,阐述了基于DDC114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思路和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对于光电效应现象所遵循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的 :(1 )关于极限频率 ;(2 )关于最大初动能 ;(3)关于瞬时性 ;(4 )关于光电流强度。从教学实际来看 ,人们在对第 4条规律的理解上存在较多的分歧。本人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①如何理解光强的意义 ?②如何理解“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观点 (一 ) 应当把第 4条规律中的“入射光的强度”理解为“单位时间内沿光传播方向单位横截面积上通过的能量”。观点 (二 ) 把“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理解为“是在入射光的频率一…  相似文献   
3.
在光电效应中,如果我们误认为光电子数密度为一常数,就会得到与实验事实不符的结论。事实上光电子数密度是光电子速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可见光区测得了掺杂Cl^-离子和BF4^-离子聚苯胺电极的光电响应,并利用光电流谱外推得到各自的平带电势。对于同一种电极,重现性良好,光电化学方法可做为一种研究有机聚合物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5.
光电效应有这样两条实验规律:(1)对于同一种金属材料,如果入射光频率大于其极限频率且频率和强度均保持不变时,增大两极板间的正向电压,光电流增大,最终达到饱和电流.(2)若保持频率不变,增大入射光光强度,饱和电流增大.对(1)的解释为:增大正向电压,单位时间内到达阳极的光电子数目增多,光电流增大,但单位时间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目有限,当发射的光电子全部运动  相似文献   
6.
用Rothwad的晶界复合损失模型对CdS/CuInSe_2多晶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流和转换效率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掺杂浓度N_A有一个最佳值(—10~(15)cm~(-3),在这个值附近,当晶粒半径R=1μm时,电池的短路电流达33.6mA/cm~2,转换效率达14.2%。在相同条件下,我们的计算结果和Wanger等人的实验结果近似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不久前研制的“激光实弹射击训练分析系统”(以下简称“射击训练分析系统”)高新技术成果中,采用了一种极为先进的光电器件──位置敏感探测器PSD。本文首先分析一下这种器件的工作原理,然后对“射击训练分析系统”中使用的PSD检测电路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课本第二册第八章的“光电效应”一节中,关于光电效应的第四条规律是这样描述的:当人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许多同学在做题时,不管条件如何,对于这条规律总是理解为“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的强度就越大;入射光的强度相等,光电流的强度也相等’,从而导致了做题时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9.
用传感器测量光电流及角度,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实现对光电探测器线性响应的快速测量,为大批量测量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0.
依据估算的特点和地位,探讨普通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一些方法,涉及的基本内容为光电流的估算、静电平衡时导体感应电场强度的估算和维持人体体温所需的食物估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