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后期的维也纳充斥着奇异氛围:在政治甚为保守的同时,当局仍不忘支持艺术发展,而且是现代艺术与学院派艺术并进——正是这样的环境,使维也纳成为了当时整个欧洲前卫艺术发展重镇的传奇。维也纳的现代化始于接纳大量移民,这使其迅速跃居为与巴黎、柏林等欧洲首都人口相匹敌的大城。  相似文献   
2.
克里姆特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绘画风格非常独特.克里姆特作为一个智者,在世纪转型时期的艺术潮流中,致力于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传统,把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结合在一起,打破了单一化语言,为寻求绘画的发展和多元倾注了自己终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10,(25):F0002-F0002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 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一个制作金银首饰的世家,家传的金工技艺对画家一生的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5岁时,他和兄弟一起进入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在那里接受了系统的绘画技巧的训练。毕业后,他参加了维也纳建筑师公会,承担壁画和建筑装饰工作。1888年他为维也纳城堡剧院绘制壁画受到公众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凡·高、雷诺阿、毕加索、鲁本斯、莫奈、克里姆特、高更、布拉克、伦勃郎等一批世界著名油画家的作品受到豪富青睐,他们不惜巨资大肆收购,导致世界名画迭创佳绩。其中最耀眼的首推西班牙的毕加索。  相似文献   
5.
程宏谊 《上海集邮》2008,(11):30-31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19世纪下半叶席卷欧美的“新艺术”运动中杰出的画家,也是“维也纳分离派”的领袖。他出身于维也纳郊区一个金银雕刻工匠家庭。在家庭工艺美术氛围的熏陶下,他后来进入了奥地利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壁画和壁饰创作。1905年,克里姆特以“维也纳分离派”为旗号,力倡吸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营养,追求艺术创新,发挥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他宣称:“我不懂什么是伟大的艺术,什么是渺小的艺术。艺术只是为人们所共同享有的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研究》2011,(2):2-F0002
克里姆特是19世纪下半叶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  相似文献   
7.
“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只是一名日复一日从早到晚画画的画家。”——克里姆特  相似文献   
8.
9.
王加 《英语沙龙》2015,(3):48-51
德艺志"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集中陈列着自11世纪以来整个匈牙利民族最经典的艺术作品,以绘画为主,也包括雕塑和装饰艺术等,堪称是展示本国民族文化底蕴的最高平台。随着在展厅中游览的逐渐深入,愈发觉得我们对匈牙利民族文化所知实在是过于局限了……一个全国总人口不足1000万的国家,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既然美术馆作为殿堂级的公共教育机构陈列着整个匈牙利民族的‘国粹’,那  相似文献   
10.
美术活动中常常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其实,绘画作品中的画面布局、物体的大小比例、前后关系,甚至画面的特异空间元素等,都是发展幼儿空间知觉的教育元素。因此,我们尝试在美术活动中,有意识地选择绘画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以期对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由浅入深提供欣赏作品在欣赏作品的选择上,我们把握由浅入深的原则。所谓"深"与"浅"指的是作品的画面所表现空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