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563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A1):35-36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许多老师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联系,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保障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但是长期的优势教育导致一部分老师直接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及传统,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创新和教学优化工作不容乐观。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立足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条件,分析文本细读这一重要创造性教学策略的实践要求,以期为提高这一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之中实现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共鸣,产生更多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并树立一定的学习自信心,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掌握语文阅读的技巧和核心要求,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要闻提示     
《海外求学》2004,(4):11-11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开教学设计,通过整合阅读资源、创设阅读情境、设计阅读任务、传授鉴赏方法、梳理鉴赏路线、延伸鉴赏范畴、精选读写内容、创新读写形式、拓宽读写维度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基础普遍较弱,教师为学生规划清晰的阅读学习路线,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入境、悟情、内化,实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诗文历经几千年岁月的淘洗,渐渐沉淀为人类语言的精华。笔者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以诵读为基础,采用“知其人、明意境、得内涵”的方法和学生一起走进古诗文世界,可以解读出一片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校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经过一学期的摸索、实践,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时,我确定的小课题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策略的研究",我为什么选择这一小课题研究呢?一、选题背景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我发现好多教师,也包括我的课堂,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环节时就掉了"链子",经常出现"唱读""加字""漏字""速度过快或过慢"等问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目标。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值得品味、鉴赏。以文本为载体,进行随文练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在六年级的日常教学中,我尝试多渠道读写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一、抓词句改写,展现独特的意境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其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时常会出现"唱读""加字""漏字""速度过快或过慢"等问题,并没有读出真正的感情。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于这样的现状,我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我研究的小课题。  相似文献   
8.
【书籍简介】1.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寓意深远的无字绘本。作者以流畅利落的笔调,描绘了在偏僻的郊野路上,一部疾驰而去的车子,还有一只被扔出车窗外的狗。它孤苦无助,只能寻着车印走,放弃等待,从荒野到海边,从河岸到城道,一路嗅着,忽而停止脚步,却又突然抬头向天空咆哮……最后,流浪狗与一名孤独的小孩相遇了,绝望的心再度燃起一丝希望……全书没有一个字,甚至没有色彩,但透过简单而有力的线条张力,精湛的构  相似文献   
9.
文字传承千年文明,语文是知识海洋之源。圣贤传道解惑,世人表述思想,无不赖此以成。语文素质低,如宝镜蒙尘;文字智慧高,似钢刀利刃。以故,笔者悉心教学,遂有点滴体悟。本文解读了语文美妙、故事拓展、目的激趣、联想入境等学习策略,私人管见,条析缕陈,敬请矫枉。  相似文献   
10.
《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是一首6行两句的儿歌,前一句话用形象的拟人手法,写出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画卷,后一句话用比拟手法写出了祖国是小朋友的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全诗节奏明快,结构整齐,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对刚入学不久的小朋友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诗的最后一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寓意较深,学生凭借现有的生活体验,很难体味透彻。因此,学习本文,应该把握两点:一是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扫除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障碍,让学生入境入情;二是要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