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周(10月17日至10月21日)面临解禁的公司有14家。其中,解禁数量最高的公司是鼎立股份(600614),解禁数量为6678.80万股。解禁前,公司流通A股为11.13亿股,解禁后增加至11.80亿股。此外,隆鑫通用(603766)下周解禁后,将成为股份全流通的A股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
垂注笔者专栏的读者大概还记得:早在上证指数冲高6124点之际,笔者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判断:该顶作为历史大顶的性质极可能是自有A股以来的第一大循环浪的终点,其后展开的将是对于此前近二十年上升趋势的总调整,时间最起码需要三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全流通背景下可能出现的并购模式做了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魏华文 《新闻世界》2008,(11):126-127
我国资本市场全流通时代的来临,以及《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关规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食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并购重组法律法规的修订或颁布实施,为我国并购重组市场的规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及市场环境,极大地加速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国家股、法人股流通渠道的根本问题是全流通股票在股市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和全流通股票自身的完善机制对提高市场有效性的贡献。在全流通股票的发展机制优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基本假定”下,解决国家股、法人股流通问题最重要的不是改革存量,而是规范增量部分,最后解决股票存量中国家股、法人股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十多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股权筹资处于主导地位,而债权筹资不足.近几年衍生金融工具筹资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如可转债、权证、资产支持证券等,为上市公司筹资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筹资渠道体系.2000年以后股权筹资金额逐年下降,债权筹资逐年上升,资本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的筹资市场环境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筹资成本与风险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股权筹资稀释控制权的后果将会显现出来,负债筹资的优势也会更加明显.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不同筹资工具的优势和特色,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优化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市跌跌不休,罪魁祸首当推股权分置.自从"国九条"颁布以来,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本文以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试图以不同方法,来阐述股权分置改革的具体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市盈率市净率类比法;发行超额市盈率法;非流通股增值共享法;非流通股净资产溢价定价法.  相似文献   
8.
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完成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利用我国2009年中小板制造类公司数据,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人持股等因素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高、制衡度高、债务融资能够降低代理成本,而管理者持股未能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市场气氛假说认为市场状态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投机是造成新股抑价的重要因素,且新股上市首日抑价率与市场气氛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以市场气氛假说对全流通时期A股206支IPO新股抑价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市场指数上涨期间,上市首日换手率、上市首日股指收益率、上市当周股指收益率为影响IPO抑价的显著变量,且具有与假设相符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市场气氛假说可以说明A股全流通时期的IPO首日抑价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图书馆2000》的重新审视着手,提出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从单元化到馆际互借再到全境化和全流通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