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见于<国色天香>等通俗类书的<玉林春供状>与玉堂春故事的原型有很大关系.供状若是法院文书,则故事原型应另有发现;若是依据法律文书而改易姓名,故事原型只有正德年间礼部尚书王琼之子事才与之相合,现在公认的万历年间王三善事则不合;若是小说家言,玉堂春故事早在1587年就已经进入小说家的视野.玉林春故事与玉堂春故事最大的差别就是王生中第后早逝.没有果报显著、大团圆结局,是陈林春故事慢慢湮没而玉堂春故事大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吴晓铃所藏《忠烈侠义传》抄本系坊贾作伪产物,其卷首序言、目录与《忠烈侠义传》相同,其后所署“道光二十八年春三月石玉昆”则为坊贾伪造。该抄本正文内容为《龙图耳录》,其内容文字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光绪七年抄本较为一致,其与《忠烈侠义传》关系较谢蓝斋抄本更近。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沉默在叙述文本中的再现,特别是以宗教文本为例。本文提出四点来阐释沉默和言辞表达之间的关系。(一)沉默是文本之要素及策略;(二)沉默沟通的行为;(三)沉默的力量犹如语言;(四)沉默再现的方式,即是沉默意涵的一部分。借由分析二则禅宗公案,本文将试论文本如何叙述及展现沉默,及沉默的意义为何。  相似文献   
4.
元蒙统治者对汉儒的轻贱和对汉文化的轻视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元代文人因此不得不结束科举仕途的美梦,跌入极其残酷的社会现实之中.他们踽步街头,流连青楼,得以同市井平民广泛接触.他们熟悉市井百姓的语言,了解平民的形象,接受人民的观念,带着民族之仇、国家之恨写出了一部部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元代杂剧.元代公案戏是元杂剧中的一朵奇葩,它洋溢着突出的俗文化意识,反映了广大被压迫群众的共同心声,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俗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语言通俗易懂,本色当行;二是塑造了众多下层平民形象,展示了他们的反抗斗争风采;三是舞台形象类型化,情节关目雷同化;四是反映了市井平民的思想价值观念.下面本文试图对元公案戏俗文化品格之表现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探寻分析.  相似文献   
5.
禅宗公案是禅宗与中国佛教其他派系差异性的最突出体现,其采用的对话言说方式更是其独特性最佳外显。禅宗公案的对话是中国对话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论语》、《庄子》中的对话以及西方的对话相较却又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文章重点分析了禅宗公案对话与《论语》、《庄子》中的对话以及与戴维.伯姆所倡导的对话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吧城华人社会中的女性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她包括了中国去的新客、与华人通婚的番人、华人与华人通婚后产生的第二代土生华人和华人与番人通婚后产生的第二代土生华人。吧城华人社会中,女性的观念和地位等都与中国国内有很大不同。文章根据对《公案簿》中相关案件的分析,来揭示这一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据说禅宗公案有种光亮,能澈照我们的智慧,但也不见得总是如此。以下这个故事就有疑问:客居寺庙的天然禅师为了雪夜取暖,居然劈了庙堂中的木佛架堆生火。寺主闻讯大惊赶来质问。天然禅师说,为了烧取舍利子。寺主愤怒道,这是木佛,何来舍利子?天然禅师不慌不忙回答:既然没有舍利子,那就再拿两尊过来烧吧!寺主顿悟。我的问题是:天然禅师烧木佛是为了取暖,还是为了启发寺主?从故事叙述的前后顺序看,本来只不过为了取暖,结果因为天然禅师  相似文献   
8.
于世界,《哈扎尔辞典》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奇书;于中国,它引发了一段轰动的文学公案。最近,《哈扎尔辞典》的中文版时隔多年终于再版,有关它版本的传说和对文学史的影响再一次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9.
徐文明 《中国文化》2013,(2):98-116
云门文偃与众多禅师一样,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参禅过程,但究竟何时开始参禅游方,值得探究。《云门山志》谓文偃参睦州之年为二十六岁①,即龙纪元年(889),属於推测,缺少实据。据《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三《大师遗表》:臣迹本寒微,生从草莽,爰自髫齓,切慕空门。洁诚誓屏於他缘,锐志唯探於内典。其或忘餐待问,立雪求知,困风霜於十七年间,涉南北於数千里外。始见心猿罢跳,意马休驰,身隈韶石之云,头变楚山之雪。②这是最原始和最可靠的资料,一则述出身寒微,实为谦虚,但当时或者其家已然败落,不复旧时之盛,二则言幼年慕道,早入空门,三则述习毗尼、研内典之时,四则道其游方参禅经历和时间,明确说是十  相似文献   
10.
喻静 《中国文化》2013,(2):117-124,125-127
禅宗自慧能以下,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分灯,所谓"一花五叶";临济宗又别出黄龙、杨岐两派,所谓"五家七宗"。入宋,"云门、临济、法眼三家之徒於今尤盛,沩仰已熄,而曹洞者仅存,绵绵然尤大旱之引孤泉。"①元明以后,仅临济曹洞两家尚存,临济盛於曹洞,所谓"临天下,曹一角"。而临济两派中,黄龙於北宋后期兴盛一时,进入南宋则法嗣不济,数代而泯。杨岐一家担荷临济门风,方会三传至圆悟克勤,门庭大盛,出大慧宗杲和虎丘绍隆。大慧宗杲之"看话禅"影响深远,然法嗣莫过六代,惟虎丘一系,绵绵延延,不绝如缕,竟至晚近、乃至目前。一言以蔽,禅宗南宗之临济宗杨岐派虎丘一系是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禅宗法脉,师徒相授,历历可数,法号承贯,薪火不绝,道场(祖庭)、文献亦不乏完整保存。圣严法师曾照《校正星灯集》所载,在著作中列出该法系的世系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