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2914篇
科学研究   302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132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4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体系的建构至关重要。通过公民道德体系的建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良好氛围,才能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因此,必须加强“三德”建设,将当代法制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相结合,德法并举,以法护德。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04,(5):13-14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就中小学如何开展诚信教育作出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3.
道德需要是推动个人生道德行为的原动力,道德需要与人们的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道德需要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公民自觉自愿的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道德需要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内在动力。“道德需要”理论强调在道德活动中主体的需要,能力,评价居核心地位,从而突出了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道德需要”理论同样强调道德建设中的实事求是原则,着眼于大多数群众的现实道德状况和道德需要,体现了道德建设向现实世界回归的趋势,“道德需要”理论着眼于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着眼于人的自面而自由发展,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5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研讨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成都日报社评论部、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联合举办。来自理论、教育、文化、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共约8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围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5.
6.
西方传统中的“公民不服从”是一种综合了道德、法律和宗教(或说精神信仰)三方面的一种行为或运动,至少从实践的角度看是这样,尤其是从其成功了的实践看是这样。我想我们下面可以按照由显到隐的次序,分别地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一下这一运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湘西小说《边城》,《长河》中人物性格变化和社会历史环境变化的分析,寻找沈从文笔下理想人生形式和现实之间矛盾的原因,从而使沈从文的文化批判的意义和成因得以凸现。  相似文献   
8.
继承和发展宣南文化.自破题至今已逾十载。其间区委立题调研.专家考据论证.政协聚贤辑录,政府倾力保护文化遗存、开发文化产业、树立标志景观.文商各界志士仁人上下奔走、思谋践行,蔚为风气。以宣南文化凸显宣武区的城市价值.打造宣武区的城市品牌,已经成为政府和市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族文化的利用与开发已成为我省经济建设之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就当前民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所涉及的问题 ,谈一点近些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与同行商榷以便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布之后,陕西省各主要报纸,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多角度、多侧面地编发了一批针对性很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