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1]东行赴热河等地朝觐乾隆帝,是清代民族关系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于这段历史,<清实录>、<班禅传>、<档案汇编>等已提供了翔实的文献资料,作过详细的记载.以往利用文献资料研究者颇多,而将实物资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进行研究者甚少.这项200多年前的朝觐活动,迄今仍存有许多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潘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东高里人,乾隆六年拔贡生,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后入国子监琉球官学任教习四年,写下《琉球入学见闻录》一书,该书赢余了琉球官生在国子监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3.
《汉书·匈奴传》与《史记·匈奴列传》对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汉书·匈奴传》与《史记·匈奴列传》的对校,可以发现班固较之司马迁在民族关系史料的处理上,有一定的补正之功,但其间更为明显地存在着以改字、移句、删节等手法来损伤史料,斥责匈奴的欠妥之举。笔者认为班固成段地补入征服异族以显中兴之业的载记,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史家撰写意向不一所致,主要是由于以实力对比为基础的汉朝对匈奴的基本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使然。文章再次强调史载要真实,史家应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4.
5.
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曾先后发动或参与了四次对华侵略战争,并趁机进行文化侵略,尤其是对我国图书文献资源进行了大肆破坏与掠夺,使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近年来,学界对涉及这一主题的新闻报道、统计资料、公私档案等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对日本在华掠夺图书文献的政策、事件、机构、方式、数量与影响等进行归纳与分析,建立了日本对华图书文献劫掠史的基本脉络。本文分五个议题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1时间和地域,2组织机构,3劫掠方式,4图书损失数量,5文献保存活动。利用日方史料和第三方史料开展日本对华图书文献劫掠史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表3。参考文献51。  相似文献   
6.
石岚 《档案与建设》2015,(10):54-56
国礼是两国之间的友好馈赠,是国际交往的缩影.无论其大小、价值,均为国有.国礼常附带有国家政治意愿的色彩,但更多时候,国礼传递着一个国家的人文、艺术、民俗等气息,也是研究这一时期赠送国与受赠国两国关系史的重要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7.
8.
新书长廊     
《中国图书评论》2011,(2):126-127
怀旧有未来吗?;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权威之作;发达国家的底层人民如何解决住房问题;人类缘何“焦虑”?;我国学术史上首部研究儒家经济伦理的专著  相似文献   
9.
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美国对华经济和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中国实施了文化援助计划,其中的子计划之一便是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中国陆续派出四批学者赴美考察,皆取得显著的成就.纵观中美文化关系史上的人员交流,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的时代内涵,本文将综合分析1943-1946年赴美考察的四批学者,探究战时美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