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857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润生活     
我看法国经典自然纪录片<微观世界>,两只被阳光照射得晶莹剔透、洁净无瑕的蜗牛相亲相爱,难舍难分,那一刻我极其感动,有爱、有幸福、有陶醉、有偎依的温暖、有生命的圆满存在,时间也会缓慢下来,而不是变成催迫的鞭子,生命的短暂又算得了什么呢?应有的快乐,我已享有过,繁华过后,我在返璞归真中自由自在,藐视死亡和喧嚣的沸腾--我从蜗牛"波澜不惊"的沉默中读出这种"生活宣言."  相似文献   
2.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用问句表达确定意义的句式——寓答于问、有问无答、明知故问;设问句也是一种特殊的用问答形式表达确定意义的句式——自问自答、前问后答、有问必有答。二者的特点和功用泾渭分明。但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还有一种同时身兼二者属性的句式:寓答于问、自问自答、有问且有答、不需答而答。现有语法修辞著作均予以回避——没有确定其归属,给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读者留下了一个不应有的空白。试看下列例句:  相似文献   
3.
文献撷珍     
南宋佚名绘人物团扇,湖南图书馆藏,绢本,设色,1980年经著名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鉴定为南宋佚名画。画作虽无题款印鉴,但用笔设色均见功力,画风兼工带写,树木、亭台近工笔,人物形象颇写意。画中苍松参天,回廊环绕。几树白花,分布于近中远数处,或满树尽现,或掩映廊间,或数枝斜出,布局经营,繁复多变,尺幅之间,可见构图之巧。  相似文献   
4.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会议不仅是各类新闻的发生地,也是一个重要的"新闻资源库",会议为记者提供了报道选题和信息源。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靖鸣的《会议新闻学》一书最近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一本专门研究会议新闻采访报道的专著,这是一个突破。会议新闻学这门新闻学的分支学科是可以成立的,靖鸣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高瑛 《辽宁教育》2018,(2):86-8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现实情况是,如前期的调查问卷所得出的:50%的学生怕写作文,没内容可写;40%的学生能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但也只是应付差事,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没有独立习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鸿都门学的设立在两汉文学向曹魏文学的转变过程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鸿都门学的设立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使曹魏文学产生了"尚华靡"和"尚通俗"的风气,更影响着曹魏作家对才兼众艺的艺术修养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文本多维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下列丰富涵义的阅读教学模式:(1)以激发学生主动的、浓厚的阅读兴趣为宗旨;(2)以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多层面地、深刻地、独到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把握课文主旨为目的;(3)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语文文本多维阅读教学的方式很多,比如自主阅读、群文阅读、范式阅读、引导式阅读、主题式阅读、相关性阅读等皆是。但是,限于篇幅,笔者仅从下列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一直以来,"作文"总是成为师生们咬牙切齿的鸡肋、恨之入骨的伤疤,教师愁不会教,学生恨不会写,可是偏偏在中考、高考中几乎占了半壁江山。没有系统的作文训练教材,"怎么教"一直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作文教学没有现成的教材,那是否可以就地取材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目标。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值得品味、鉴赏。以文本为载体,进行随文练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在六年级的日常教学中,我尝试多渠道读写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一、抓词句改写,展现独特的意境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其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时常会出现"唱读""加字""漏字""速度过快或过慢"等问题,并没有读出真正的感情。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于这样的现状,我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我研究的小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