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姆英 《华章》2011,(6):22-23
我给蒂阿瑞讲了一个我在圣·托马斯医院认识的人的故事。这是个犹太人,姓阿伯拉罕。他是个金黄头发、身体粗壮的年轻人。性格腼腆,对人和气,但是很有才能。他是靠着一笔奖学金入学的,在五年学习期间,任何一种奖金只要他有机会申请就绝对没有旁人的分儿。他先当了住院内科医生,后来又当了住院外科医生。没有人不承认他的才华过人。  相似文献   
2.
一条卷毛狗在路边的人行道上溜达。每到一棵树下,那条狗便把后腿抬起,在树根上撒泡尿……1889年夏天,在德国的斯特拉堡的大街上,一条卷毛狗在路边的人行道上溜达。每到一棵树下,那条狗便把后腿抬起,在树根上撒泡尿,狗一离开,不知从哪飞来一群苍蝇,围着尿飞来飞去。这情景,被一个过路的大胡子医生偶然发现了,他走过去,在离树几步远的地方仔细地观察。看来看去,大胡子医生感到奇  相似文献   
3.
非洲锥虫病     
单留 《集邮博览》2009,(8):66-67
有史以来,在非洲就有一种昏睡病。第一个昏睡病的病例,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14世纪时记载下来的。当时他去访问一个部落,该部落的首领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两年之后就死掉了。后来整个部落的人也都因昏睡病而死去。第一批碰到昏睡病的欧洲人是15~16世纪时的葡萄牙  相似文献   
4.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然,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有时难免会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变得冗长。因此,我们希望在解题过程中尽量避免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分类讨论。在解题过程中,如何避免人为引起的分类讨论。下面,我提出几点建议,供学生复习时参考。一、绕开讨论因素对有些从表面上似乎需要分类讨论的数学问题,只要能够借助相关的数学概念、性质等就可以绕开引起分类讨论的因素,从而  相似文献   
5.
一项最新的统计表明,2013年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是医师,而在所有医师中,牙医又排在内科医生、家庭医生、儿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之前,属于收入比较靠前的位置。在美国,某一职业的收入水平是与这个职业的受尊敬程度呈正比的。那为什么牙医会在美国受到人们如此的重视和尊敬呢?  相似文献   
6.
正"排列与组合"是组合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和现实应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分工、选配、排序、数字、列队的种数或个数等计数问题,往往需要动用排列组合知识来思考和处理.一些看似简单与平常的拍照、选派、分配问题,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后,其庞大的数值常常让我们惊奇不已;一些有条件限制的或表面复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围棋对人的头脑发达的影响是学术界坚持不懈探索的课题。不仅如此,研究结果显示,围棋对于集中注意力的提高等方面也非常有好处。在这样的不断追求中,首尔大学医学院权峻寿率领的国内研究队伍首次公布了研究结果,证明围棋对于头脑发达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权峻寿目前担任首尔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精神学教授,是首尔大学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本文是根据首尔大学医学院公布的报道资料和韩国《中央日报》及韩国HANGAME网站的报道素材整理而成,并在文章的结尾附有对权峻寿教授的专访。  相似文献   
8.
笑笑吧     
美容镜贴在美容镜上的标签经常让妈妈感到高兴。它却使8岁的女儿很忧虑。她很勉强地坐在椅子上,指着镜子说:如果那是真的,会发生什么事呢?标签上写着:我能使你看起来年轻10岁!  相似文献   
9.
读者论坛     
《科学与生活》2009,(3):8-8
<正>被鼻炎左右的情绪大年三十到武汉,吃完年夜饭后,我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这样的症状一直持续到初七回北京。实在撑不住,我去协和医院看医生。一进门就知道大事不妙,"咳咳"的声音此起彼伏,排着队,一等就差不多一个小时……终于坐上了呼吸内科医生的椅子,医生是个非常愤怒的中年人,看了看我的婆娑泪眼,就大声骂了起来:"感冒  相似文献   
10.
公元2世纪,罗马的一位内科医生认为,从心脏输出的血液是用来"灌溉"其他组织器官的,同时体内不断造出新的血液以供给心脏。显然,这种认识是很荒谬的——如果心脏每跳动一次就能输出50克血液,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计算,那么一个小时内心脏就能输出186千克血,这就相当于大部分成年人的体重的3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这么多血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一谬论居然被当作教学内容沿用了近15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