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全文就像一出小话剧。人物: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背景: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像为杏坛);事件:闲坐聊天。既然是闲坐聊天,气氛自然融洽和谐。孔子首先说话。我们想像他很慈祥,平易近人。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虽极简略,却颇为传神的神态、动作和场景的描写,尤其是其中的人物描写,详略得当,形神兼备,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3.
程莹 《学语文》2005,(2):46-46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文言文收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一文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文中“毋吾以也”一句 ,历代注家解释相当分歧 ,归纳起来 ,大致有两种倾向 :第一种 ,释句义为 :“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就不敢说话了。”这一解释可以汉孔安国、宋邢、朱熹为代表。孔安国注说 :“言我问女 ,女无以我长故难付。”邢疏说 :“言女等侍吾 ,以吾年长於女 ,谦而少言。”“今我问女 ,女等毋以吾长而惮难其对也。”朱熹《论语集注》…  相似文献   
4.
5.
正近日看了一篇文章,文中介绍了"旅游英国"给英国的店家提供的一份《待客指南》,读完之后,我感触颇深。这家旅游机构对世界各国、各地的游客心理的研究如此之细,如此之透,令人叹为观止。以下是我列举的他们的部分《待客指南》,以期窥一斑而见全豹:"在中国人面前不要谈钱,这  相似文献   
6.
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间也会读出不同的哈姆雷特。经典也应该是常读常新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已经不是第一遍教了,孔子在文中声色俱厉义正词严批评自己的两名弟子冉有和季路,并且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显露出他高度的政治敏感。可是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对子路是否在现场发生了强烈地纠结。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首先,从子路的性格上来探究。学生对子路的印象大都是从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得来的: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化侍坐》这篇文章,记叙了他与弟子之间关于“志”的一次谈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善于启发,尤其是十分讲究谈话技巧,使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收到了较好的谈话效果,从而显示了一个长者平易、慈详、睿智的风范。  相似文献   
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虽在《论语》中篇幅算是比较长的,但也不过是300字多一点儿。然而,在这简约之章中通过动作神态、对话语言的准确描写却刻画出了每一个人物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习》刊载了李新老师的《暮春能洗澡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备课札记》一文。李老师多角度探究"浴乎沂",但终究未下确论:"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或者还有更为合宜的说法,请读者方家指教"[1],笔者爬梳相关文献后,认为有全面检讨的必要。为方便讨论,笔者将搜罗的相关观点摘录于下:"讹误"说"浴"常解为"涉"或"沿"。王充在《论衡·明雩篇》曾言:"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