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敦煌和吐鲁番写本《文选》存三十七个写卷,其中吐鲁番写卷共有七个,残损严重。残存写卷不够系统,大多非李善及五臣注本。吐鲁番写本《文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从版本上看,较今本早且珍贵;从文字上看,可正今本之失,且存在较多俗字、异体字,同时也存在误写现象。  相似文献   
2.
宋人善本观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杰 《图书馆杂志》2004,23(5):65-71,64
本文考证了“善本”在宋代的首次出现时间,对宋人的善本观进行了探讨。宋人善本观与前代相比日趋明朗,其总体特征是对内容完整无误的追求,具体表现为崇古本、旧本、写本,尊官本,嗜金石拓本,重精校本,求足本、完本。另外,对于版本外在形式的美观,宋人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值得指出的是,宋人的善本观在具体的文献环境下还呈现出灵活变通的特点,说明其已接近成熟。  相似文献   
3.
敦煌写本《文选》多为六朝和隋唐时所出,去《文选》成书不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其中的俄藏写本Дx01520号《吴都赋》进行校释,可知该卷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切韵》在唐代地位很高,后来经过各家的增字加训,使它成为具有字书性质的一部规范用书,起到"字该样式"的作用.本文以敦煌残卷伯2129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为主,围绕现存《切韵》的其他写本,探讨唐代韵书中各家的正字原则,了解它们的用字特点和变化,有助于我们今天对汉字整理和规范以及汉字简化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5.
敦煌唐写本P.2529号卷子系现存敦煌写本《诗经》中篇幅最长者,并被认为是"依六朝善本"抄成。从文字学的角度予以考释,发现其中的"古文"、"籀文",不仅有利于对《毛诗》原文意义的理解,而且对研究汉字的古音、古义和最初的形义关系都有重要的实证意义。本字、源字、正字为准确理解诗句意义,厘清学界争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此外,其中的通假字和简体字,对于研究古音通假和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校订<史记·张丞相列传>中三处误文.所取三例中出现的文字衍脱舛讹,六朝古写本残卷与今本颇有同异.两种文本相互比勘,可探知其致误的原由及古写本残卷之重要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7.
曲彦斌 《寻根》2013,(2):58-64
《义山杂纂》又常常简称《杂纂》,两者既是一回事儿又不是一回事儿。《义山杂纂》专指由唐代诗人李商隐分类辑录歇后语等俗语的专书。《杂纂》可作为其简称,但更主要是指发端于《义山杂纂》并包括其在内的历代续仿之作,例如唐代的《敦煌写本杂钞》(佚名),宋代的《杂纂续》(王君玉)、《杂纂二续》(苏轼),明代的《杂纂三续》(黄允交)、  相似文献   
8.
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馆藏黄士毅所编徽州刊《朱子语类》之古朝鲜写本,上承朱子语录之最早编本《池录》,下启今传黎靖德所编《语类大全》,在《朱子语类》版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因其卷帙浩繁、情况复杂,学界对该版本的认识存在较多误差。通过古写本与成化本的全面比勘,结合其版本情况,对古写本成书的大致年代、原本卷目数量及其与今传通行本间存在的卷目次序差异进行介绍,并对古写本与《蜀类》《徽类》的关系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9.
大量敦煌五代牒状写本的发现为重新定位五代书法的桥梁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从中可以看到五代对唐代书法的取舍与传承,尤其明显的是"颜柳"两大家书法在五代的接受与影响。五代书法有其自身的美学追求,萧散高远成为乱世之最高审美理想,这一美学理想在敦煌五代牒状写本中得到了更多的证实。而敦煌五代牒状写本多种多样的章法形制对宋代尺牍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唐代的外向书风到宋代的内向经营,五代书法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敦煌残卷《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所收陶翰《古意》诗,作者又有王季友一说,经考证,应为陶翰诗。诗题又作《古塞下曲》、《塞下曲》、《古塞曲》,经考论,取《古塞下曲》为佳。诗句中有异文达14处之多,分别从文字发展、史地名物等角度予以考辨,并依“宜各从长”的要求给出己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