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诗人笔下往往有写不尽的愁,而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古今的变化:或者物是人非,或者昔盛今衰,等等.这些变化,有的是诗人亲历,有的时度较长,都是以物为证,见证历史的更替:冷月无声赋沧桑、归雁喃呢识旧巢、杨柳茂蕤显无情、身临其境观不同.  相似文献   
2.
《语文知识》2014年第9期刊登了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俊清老师的文章《贴地而行还是飞天而舞——高考名著考查的回望和前瞻》,对于承担文科班语文教学任务的我们来说,着实受益匪浅。高老师的文章对福建和江苏两省的历年高考名著考查题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材料丰富,剖析精到,既依据两省考试说明的要求解读各自命题的优劣,同时立足于名著高考的考查实际。针对江苏高考而言,尤其关注到高三师生巨大的应试压力,可谓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望星空》一文认为意象群"月"和"星"分别代表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作家们不同的心灵世界和审美追求。文章的分析有得有失。"合理处"通过细读法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夜空意象,捕捉到冷月与繁星两个意义符号。"不合理处"是耽于对静态"冷月"和动态"繁星"的绝对值,忽视了文学史的定量与定性的问题和这两个时期文学突出的文本形式差异:古体诗与现代诗。  相似文献   
4.
那弦冷月     
闲云潭影月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如水的月光,在忘记与铭记的边缘游走。我的思绪,飘向了高处不胜寒的玉树琼花。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语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三册选录了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人教社编写的教参认为其中的“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对此,有人认为教参说得正确,有人则认为这里是拟人或拈连。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移就、比拟、拈连这三种修辞格的特点和区别。  相似文献   
6.
冷月葬梦魂     
泪眼婆娑中,昏黄的烛火摇摇晃晃着一个梦,点滴的感动化作满天的繁星,以一种决绝的姿态融入枯黄的纸页中,万世流传,在某一刻,打开尘封的另一个世纪让我倾听先人的梦境,那样诡异,那样旖旎,又那样无奈,那样沧桑。汨罗河边,站着一个伟人。他低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