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雅洁"是桐城古文家对散文语言的整体要求,它肇始于方苞,发展于刘大櫆刘大櫆在其理论著作《论文偶记》中提出文章"十二贵",就散文语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具体的作文准则,并且在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中,很自觉地体现了"文贵简"、"文贵高"、"文贵华"、"文贵远"等文论观点。该文拟把刘大櫆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探寻散文语言的"雅洁"特征。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14,(35)
正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倚重的谋臣,他足智多谋,为人厚道。有一天,他听说皇上新建的宫殿快要完工,就前去观看。谁知刚跨进宫殿,就见迎面匆匆走来一人,到他面前,双膝跪下,大呼:"刘大人救命!"弄得刘伯温莫名其妙。原来此人是名雕花工匠,只因新建宫殿的一根大梁上的浮花雕得不怎么好,正在加工,不料朱元璋独来游殿,他看到这  相似文献   
3.
7.桐城派:清中叶的散文流派,提倡“义理、考据、词章”并重,语言简洁平淡。因成员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和刘大櫆,代表作有《狱中杂记》(方苞)和《登泰山记》(姚鼐)。  相似文献   
4.
正你一直住在我心中,久到变成了房东很想知道,这一天,你都说了些什么。这个日子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将没有勇气说出口的心里话,像一口痰一样,装作随随便便的样子,大大咧咧地吐出来。所以,千万别浪费。可是,即便说出口,又有什么用?愿意相信的那个人,或许会担心遭到捉弄而绕道而行。相信我,  相似文献   
5.
门卫刘叔     
正在长途车轰隆穿过城市的喧嚣中夜幕降临,我带着一星期的疲惫放学回到家。和许多归家的人一样,走进家的院子时,总希望能看到那盏暖黄色的灯,而它也从未令我失望,总是无数次地亮起。我知道,那盏灯随时等待着为每一个晚归者亮起,等待着在无数个黄昏和深夜还有大雨滂沱的日子亮起。灯下立着刘叔披着大衣的身影,平静而和蔼。待人家走近了,他微笑着问候一声:"回来  相似文献   
6.
正你以为大妈们只是在跳广场舞吗?其实,那是她们的江湖。当广场舞大妈遇上王家卫,气质顿时就高贵冷艳了呢。张大妈说:只要我的广场舞步足够快,我就可以把寂寞甩在身后,孤独永远追不上我。王大妈说:你有没有看见我手里的红扇子?当扇子摇得足够好,你就可以听见时间的声音,像风声一样,很好听。想不到第一次听到的风声,是我逝去的青春。赵大妈说:我和你刘大爷最接近的时候,我跟他的距离只有0.01厘米,那时的背景音乐是《小苹果》。  相似文献   
7.
刘大櫆的“神气”说由“神气”、“音节”、“字句”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构成,对于其中的“神气”有很多的解释。前人对刘大椐“神气”的研究,按照研究角度分为三类:从创作主体角度,从文章客体角度和主客体舍一的角度。而我们还是倡导从刘大櫆理论之中去阐释“神气”的内涵,以求达到将刘大櫆眼中的“神气”涵义的阐释的角度分析出来。  相似文献   
8.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名篇,叙事、写景、辨理十分精妙,清代文学家方苞、刘大櫆称它为"坡公第一首记文". 它开篇不枝不蔓直奔要害,点出"石钟山"来,随即引出两位名家见解,一是郦道元,一是李渤.二人观点形成全文纲要.苏轼首先从客观现象质疑:置钟磬于水中,大风浪也不鸣,何况足石呢?石头敲击发声十分普遍,为什么这里独叫石钟?悬念突起,引人深思.细心玩索,就发现苏轼对两种观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常疑之",一个"余尤疑之"."人"和"余"截然不同,不经意间就埋下感情的伏笔,丰富的感情从此步步显露.  相似文献   
9.
刘大櫆说:“不得其神而徒得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论文偶记》)“神”即主旨,读书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不能只关注形式和方法。我们可从“课题…‘关键词”“重点句”等人手,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难题,教师拼命地分析字词句篇,把一篇文章抠得体无完肤;学生拼命地死记硬背,各种文言现象、字词句填满了可怜的小脑瓜。到头来,一说文言,师生相看两相厌。“文意理解”成了拦路虎,“艺术鉴赏”自然变成了无本之木。一一、、文文言言文文教教学学任任重重道道远远作为一门语言,语文与英语的学习颇有相似之处。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都是建立在活生生的文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