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林茂 《编辑之友》2016,(7):44-47
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向传统纸质媒体渗透的大背景下,文章提出保持个性的相互融合已成为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社应充分考虑当今新形势下的消费者阅读习惯与市场需求,不断在知识层面获得积累,引入外延式的生产思路,以开发图书内容的剩余价值,并结合时代特色,适当利用新媒体技术去促进传统纸媒自身的发展,以融合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完善与发展既有品牌.  相似文献   
2.
本分析证明:钱伯海教授《论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的观点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根本对立的。这就是:马克思是活劳动创造价值,钱教授是物化的死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是活劳动创造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价值一元论,钱教授是活劳动创造必要价值,物化的死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二元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钱教授的剩余价值理论掩盖、否定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讲授资本、剩余价值范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资本、剩余价值范畴的有关论述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应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统一的角度讲授资本范畴,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讲授剩余价值范畴,同时应引导大学生把资本、剩余价值范畴与剥削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剩余价值的分配上 ,单纯讲求效率而不顾公平的按资分配是早期资本主义分配方式 ,其历史命运已经为马克思所深刻洞悉 ;单纯讲求公平而牺牲效率的平均主义分配是传统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其结局同样是陷入自我终结的悖论之中。目前在学术界流行的按要素分配论中有一种单纯要求按资分配的倾向 ,这种倾向与人类的公平理想背道而驰 ,也与 2 0世纪发达国家的分配革命趋势不符。本文主张 ,真正的按要素分配应当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有机统一 ,劳动与资本一样是生产要素 ,同样有权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发生在第一次分配领域的真正的按要素分配 ,为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提供了“一次保障机制” ,发生在第二次分配领域的国家再分配则为这种统一提供了“二次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山西经济出现的"断崖式"下滑引起广泛关注。现有文献较多从"资源诅咒"理论出发进行研究,而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扩大理论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较少。山西经济之困在于社会再生产扩大的基础和条件均未得到满足,其一剩余价值在省内没有得到有效积累,其二剩余价值在两大部类之间以及第一部类内部分配不合理。破解山西经济困局必须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剩余价值在山西省内有效积累并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6.
罗莎卢森堡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理论对于资本主义问题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在其资本积累理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机关的消费问题研究却始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经济活动中,资本通过特有的生产方式实现从工人到国家的转移,同时国家及其机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军备生产,进行资本扩张,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研究垄断资本主义前后的国家消费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完善对卢森堡的理论研究,同时为了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的基础设施之一,实验室资源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各高校在实验室资源上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设备,但仅把学生培养作为建设实验室的利用目标,其投入和产出还远未达到相同的比例.通过对高校实验室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高校实验室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剩余价值开发观点,对高校投资建设实验室资源和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与创造性劳动有着内在的联系.在马克思看来,工业化是重复劳动的扩展时代,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作为附带因素被无偿吸收到资本当中的,它构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来源.现代剩余价值论必须从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划分框架加以发展.剩余价值的生产活动是由创新劳动引起的,随着创新劳动成果的推广,创新劳动转化为重复劳动,市场竞争均衡的结果是整个行业利润趋于零或零化,直至新的创新劳动打破市场市场均衡并引起新的一轮剩余价值生产活动.从石器到电脑,这种积累本质上是知识的积累或创新劳动成果的积累.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激励创新劳动,它是一种对重复劳动进行市场定价(决定于边际生产力)和对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索取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大卫·哈维秉承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资本逻辑的空间化。马克思对资本内在发展逻辑的批判集中体现在获取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不断扩张的生存途径以及自相矛盾中走向灭亡的最终归宿等的剖析上。以此为底板,哈维提出了"弹性生产"、"当代全球化"、"不平衡地理发展"与"时空修复"等空间生产理论,分别对为获取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的空间化、资本扩张的空间化以及危机缓解途径的空间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哈维的空间生产理论将资本与空间结合起来,独树一帜,极具特色,实质在于对资本逻辑的空间化批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虚拟偶像代替真人偶像成为资本主义偶像工业降低风险、生产虚拟空间的重要方式,虚拟偶像产业由此受到资本逻辑的支配与控制,成为资本缓解过度积累与生产过剩矛盾的新领域。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阶级不断扩大剥削范围,提高剥削程度,从粉丝的免费劳动到雇佣工人的付费劳动均被纳入资本主义增殖体系,由此完成剩余价值的最大化生产。与此同时,为将这些剩余价值最大化实现,资本家阶级将消费主义应用到虚拟偶像产业,使虚拟偶像符号化,实施符号消费主义,利用数字平台等现代传播手段编织和构建虚幻意义,使消费动机超越使用价值,转而追求符号价值。按照马克思“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从虚拟偶像产业生产与消费现象抽象出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资本逻辑,以及数字劳动剥削与符号消费主义的必然性,最后回归到中国虚拟偶像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