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孩子的到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数美好,无数挑战。令人惊叹的是,当你试着将"美好VS挑战"列成表格时,两个词的下方竟然都会是一份长长的清单。而在所有挑战清单中,关于爱情,或许是挑战度最高项之一。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教材中新添加的《动手做》栏目,既与教材内容贴合,又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实践、探索、思考的素材,可作为儿童基本活动经验获得的新载体、教师培养儿童活动经验的新抓手。文章从做、动、悟、用四个方面对获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3.
线段、射线、直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本节内容是初中几何基础中的基础,起着奠基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教材,结合教学实际做课例评析.  相似文献   
4.
"做中学"这个课程是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而引进推广到中国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验证知识的教育模式.而是着重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能够引起儿童主动关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科学教育方式。但"做中学"的学习环境是极具动态的(如做实验、小组汇报、自由发问等),而学生往往在动态学习中表现兴奋.过度好动.容易造成课堂混乱,不听使唤.还有许多突发事件……如果老师不能有效控制课堂.就会让"做中学"的课堂匆匆走过场.流于形式.失去了"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如何培养学生在动态课堂中有效学习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是初三学生最后接触的一门新课,学生学习化学前就对化学充满了好奇,他们心目中的化学往往是和实验紧密相连的。化学实验是吸引学生的最重要的手段,他们希望看到教师演示好看的实验,更希望自己能动手做一下实验,去体验实验的乐趣。但从教学过程来看,多数学生在实验中兴趣往往集中在"有趣的"、"好看的"实验现象上,很少有学生冷静地仔细观察不明显的现象,并思考些什么。如何解  相似文献   
6.
7.
如何解决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差以及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情感体验消极等问题,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动手做”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符合新课标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要求。本文从化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大君 《教育学报》2001,(11):24-28
"动手做"作为策应知识经济时代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强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制作、设计和探索等自主活动进行发现学习,其应用和推广,将会在促进研究性学习健康深入开展的同时,对传统的以机械训练为主的接受学习模式起到调节和矫枉的效果.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应有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如果你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储蓄罐,那我建议你做一个"懂礼貌"的大象储蓄罐。因为每当你塞进一个硬币时,它都会翘翘长鼻子,向你表示感谢。这多有趣呀!现在我们就赶紧动手做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