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4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卢巍 《山东教育》2011,(8):35-36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物质构成的奥秘"内容主题下设定了"认识化学元素"二级主题。要求学生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以及元素周期表,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涉及面较广,能贯穿化学元素、电解质溶液、平衡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各个方面,是高考的热点,也是考生做题时容易误入"陷阱"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物体中的化合物”这一节的课堂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的功能;了解了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除了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无机盐六大类之外,还有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并且知道这些营养物质的获取都来自食  相似文献   
4.
钱穆认为,西方文化是外倾性文化,其精神要义是“开物成务”;中国文化是内倾性文化,其精神要义是“人文化成”。他解释说,“开物成务”就是:“无此物,创此物,是为‘开物’。干此事,成此事,是为‘成务”’。因此,外倾文化“偏重在物质功利,不脱自然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文化成”,则是从“人文”里化出东西来,象几个化学元素融合化出新事物一样。“中国文化之内倾,主要在从理想上创造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化学元素符号的计算机智能化判别给出了详细的说明,提出了化学方程式键盘录入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代化学的传入自晚清发轫,作为最基本化学知识的载体,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经过晚清、民国百余年时间方才统一。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贯穿该问题始终。在用何种形式表述化学元素、要不要造新字、如何造新字等问题上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文章从文化的视角对化学元素用字的历史渊源、心理背景、语言要素等问题做了考察,对晚近化学元素用字的历史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恩利克·费米(1901-1954),美国物理学家。生于意大利罗马。被誉为"中子物理学之父"。193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100个化学元素镄和原子核物理学使用的"费米单位"(长度单位)就是以费米的名字命名的。1942年,他领导一批科学家,在美国建造了地球上第一个核反应堆。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物理学大师,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育人导师。在他培育的学生中,包括李政道在内先后有6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8.
化学物质与健康这部分内容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及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在中考的考查中,常结合生物知识进行命题,试题的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将会逐渐增强,但这类题目起点高,落点低,看似难,实际应用的原理可能很简单。  相似文献   
9.
李庆辉 《收藏》2007,(8):155-155
用地质学眼光看待雅石,它是一种具备各种化学元素以及不同色彩、形态的矿物质;用艺术的眼光看待雅石,则只能心领神会却不能定其数量和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教学,必须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通过元素含义、元素分类、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周期表、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知识,展现蕴含在其中的基本观念:分类观、元素观、学科价值观。从化学史融入和问题链设计出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