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2篇
  免费   4篇
教育   2621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114篇
体育   307篇
综合类   126篇
文化理论   41篇
信息传播   4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宋夏战争中的乡兵与堡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夏战争史上,北宋政府为了对付西夏军队的寇掠,除了在西北沿边地区部署大量正规军外,还积极招募弓箭手、蕃兵等乡兵部队配合禁军戍防和作战。自仁宗朝始,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区大量修筑堡寨,以构建防御西夏的军事屏障。在此过程中,乡兵和堡寨的紧密结合,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北宋防御西夏的能力,并逐步扭转了长期对西夏战争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2.
何执中,字伯通,浙江龙泉上河(今兰巨乡豫章)村人,生于北宋神宗庆历四年(1044年).家贫力学,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进土高第.初任海盐知县,有政绩,惠泽百姓,土民记其"十异";后调台州、亳州通判,任上,治政、断狱,颇见才具,深得殿中侍御史蒋之奇的赏识.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召为太学博士,继迁王府教授兼端王侍讲.  相似文献   
3.
从《燕青打擂》看北宋的相扑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叙述浪子燕青与任原相扑比赛的全过程,详尽而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北宋时期相扑的场面。本文就此人手,广泛参考有关文献典籍和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北宋时期相扑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日明 《围棋天地》2005,(20):66-66
近日,与一多年的“苦手”深夜对决七番棋,四比三获胜后,脑细胞异常活跃,辗转反侧,浮想联翩。点点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目数”,从呱呱落地到如今已有三十五年,不算上学读书写作文,在机关“码字儿”已整整十年;不算上中学“聂卫平热”时初识围棋,单论重温旧梦进而痴迷其间也有五年多了。封盘回顾遐迩,想起了道家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觉棋道与为文之道、为人之道实属一理,同为一道。  相似文献   
5.
秦观是北宋时期新旧党争的牺牲品。他学务经世,名重当时,却生不逢辰,“为世所弃”,命运乘蹇,道路坎坷。  相似文献   
6.
宋神宗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自京城开封出发,经陈州、蔡州,过新息,渡淮水,往光山,于元丰三年一月二十五日到麻城,二月一日抵黄州。  相似文献   
7.
教育鼎盛和人才辈出,是北宋文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而北宋的教育发展与晏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晏殊是振兴北宋教育的第一功臣。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晏殊对振兴北宋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元末明初,由于特殊的际遇,以宋濂、王袆为代表的婺州文人,其命运紧紧地与朱元璋连在了一起。他们在明开国前后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从而表明了明初以来文学走向的必然性。然而,他们的结局也相当悲惨,两百多年来师教乡习、濡染成风,前后相继,文脉可寻的婺州学派经过朱明王朝的打击,从此走向衰弱。所以,考察婺州文人与朱元璋的关系,对于研究明初政治、文学以及地域文学的盛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图书、新闻、广告等信息在网上铺天盖地地向人们潮涌而来,网络化虚拟出版已经初现于当代社会生活.这一现代化出版形式给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带来的影响更甚于唐代雕版和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关论述虽然不少,但大多关注于当前编辑出版的实际应用,而没有从未来着眼考虑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变革问题.网络化虚拟出版究竟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对编辑出版理论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手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