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材料作文最忌千人一面,考生除了在选材上不要雷同之外,还要在构思上苦下功夫。本文谈一谈怎样巧构思,让考场作文与众不同,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让阅卷老师读了考场作文后有眼前一亮之感。一、审材料时巧换一个角度构思以2014年安徽高考卷为例,大多数同学不外乎持有这样的观点:支持表演艺术家可以改动台词,这是一种"创新",支持剧作家不能随意改动台词,这是一种"坚守",或者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坚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考生审题时,第一要考虑到哪一种观点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的观  相似文献   
2.
程立海 《辅导员》2015,(2):35-36
同学们要想在考试中写出满分作文,选材至关重要。正如南北朝时褚澄在《褚氏遗书》中所说的那样:"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实际上,这就可以看作同学们的日常写作,特别是考场作文选材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选材如同一日三餐一样,如果每天、每人都选择一样的饭菜,人们的胃几就会大减,没有食欲,反之,如果每天的食谱花样翻新,就能够让人垂涎三尺,大饱口福。同样,写作也是如此。试想,阅卷人每天阅卷几百份,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文章,如  相似文献   
3.
千人一面最是无趣,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一个话题,千种声音,一切有趣想法和鲜明观点都可以在这个互动平台上恣意发声。观点激荡、错落纷杂之态,即我们智慧萌芽之时。你听说过这条新闻吗?广州市36所中小学开设理财课程引起了社会的热议。当时适逢全国股市大跌,有的家长忧心忡忡:教小孩子理财,不就等于教他们炒股吗?我可不想孩子一  相似文献   
4.
孙丰 《小学生》2013,(3):40-40
如今的作文教学,经常有学生无话可说;或是心里有话,却"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或是"假、大、空",千人一面,众口一辞。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缺乏生活的素材,使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所以要改变作文教学中的这种现状,我认为唯有以积累为基础,以体验为重心,以个性表达为目的,掬一捧生活的水,书人生写意的文。一、人手一书,使学生的语言羽翼丰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来说,科学的大众化经历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与科学传播三个阶段,其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而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应该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即所谓的"四科两能力"。但是在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在传统科普阶段更多的是科学知识的普及,科普的对象被看作是等待科学知识填充的"器皿",而这样做的出发点也是假设公众在科学方面知道越多对科学越支持,同时这也是  相似文献   
6.
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在改革中求进步,在改革中求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都重点提出"办出各自的特色"。目前,普通高中普遍存在生源质量不高,优质生源流失的问题,导致普通高中发展陷入恶性循环。面对发展中存在的竞争压力,不少普通高中并没有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仍然致力于普通高考,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老路,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的生存境地,前景堪忧。要改变这种格局,在夹  相似文献   
7.
徐卫清 《生活教育》2011,(7X):82-83
<正>我校南校区是由原来的三所农村小学撤并而成的,成立之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例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50%。开学初,为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学校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作了一次习作调研。我负责六年级学生习作的调研与分析,六年级学生习作调研的内容是《记暑假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正"没有了‘人’,教育成了什么?那就是工厂,就是流水线,按照固定的流程和预设的目标,风干生命,消解个性,把原本千姿百态的孩子,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所谓‘人才’。"——李振村《人在哪里》(《当代教育家》2013年第02期)读着李振村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到了很多,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真的有很多时候都缺失了"人"的存在。且不说教材的编排中有太多课文  相似文献   
9.
刘丹凤 《考试周刊》2014,(41):55-55
正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训练。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真感受难以寻觅。如  相似文献   
10.
正日常生活中有说有笑、活蹦乱跳、个性鲜明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却往往千人一面、老气横秋。写作本是一项抒情表意的活动,却被他们当作是增加学业负担的苦差使。如此"硬任务"、"苦差使"心态下完成的作文,自然"无趣"。学生作文"无趣"之病,病在没有生活的情趣、思考的理趣和写作的文趣。如何使学生的作文"有趣"起来呢?一、借助阅读,发现生活的情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似乎总是两条道上的车,各跑各的道,各唱各的调。这是不对的。只有将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