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高岩 《语文知识》2005,(11):12-13
一饭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为布衣时,贫而无行,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多用来指知恩图报。如郁达夫《沉沦》:“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  相似文献   
2.
说“千金”     
乙白莲 《现代语文》2005,(11):44-44
千金”一词最早是称呼男子的,后来才成为未婚女子的专称。“金”是我国古代的货币单位,秦以前一镒(yì)(20两)为一金,汉代以一斤为一金。有说当时的“金”并不是现在的金,而是黄铜。但由于当时的铜很少,故千斤铜也是相当贵重的。据李延寿《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记载,南朝时宋人谢庄之子谢朏(fěi)自幼聪慧异常,10岁时能作文,被时人称为神童。宋孝武帝对谢朏大加赞赏,在巡游姑熟(即今安徽当涂)时“敕庄携朏从驾”。谢庄对其子谢朏十分疼爱,常抚朏背曰:“真吾家千金!”这是称男儿的较早例证。当然,以后也有父母对最喜爱的子女皆称“千金…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球迷朋友一味追求进口高档板,什么碳素、芳基、芳碳、玻纤、铝合金、钛合金等等,能用上的高科技玩意儿都往底板里塞。可能许多球迷都忘了老一辈国手的“神兵利器”——老顺风50。想当年,庄则栋正是用这支板在世界赛场上攻城拔寨,无坚不摧。鼓舞了一代国人。  相似文献   
4.
千金》是华裔美国作家林露德的第一部传记体小说,塑造了一位早期进入美国西部的华人女性开拓者。女主人公腊露自尊自爱、坚毅刚强,她的一生坎坷曲折,她的精神贵逾千金。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林露德在创作过程中的阶段性差异,从中探讨女主人公形象的转变及其创新;同时,通过追寻林露德对华人女性形象的表述,不仅可以照见林露德幼年时的经历,也言说了她对华裔文化身份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贾迎春是金陵十二钗中薄命女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她宽厚、平和、可爱,但性情懦弱,是贾府由“公府千金”沦为“蒲柳下流”的第一人。“木头”式的性格缺欠,是迎春婚后对恶运斗争失利并在恶运中死去的内在因素之一。她的父亲贾赦以抵债的形式嫁出了亲生女儿,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要因素,是直接责任者。孙绍祖是刽子手。迎春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末世新旧贵族的权势更迭中旧贵族女性社会地位的沦落。迎春既是全书结构线索的有机部分,又丰富了十二钗的厚度,使美与美被毁灭得到更多角度的展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妇女思想、行为受到封建礼教的控制与压迫,而她们无时不在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努力争取自己向往的自由生活.到了元代,由于各种社会原因,女性得到一定的解放,其思想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个性化的倾向.李千金与崔莺莺的行为表现了元代女性的反叛意识,但她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及反抗封建礼教的程度又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利用紫外光度法测定光千金藤定碱片的条件及可行的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282nm波长下0.05mol.L~(-1)硫酸溶液中,光千金藤定碱的浓度在0.0100—0.0500mg.m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02×10~(-4)+17.12c,r=0.9996.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8.
无底洞1:以爱情的名义 爱情需要面包,面包的规格档次已经不断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9.
词语“千金”现在一般用于尊称别人的女儿,相当于“令爱”。但在古代“千金”也可用于指男子。如《梁书&;#183;谢厣邑传》:谢肚聪慧善文,其父赞之日:“真吾家千金。”词语“千金”中“金”在这里指黄铜,当时黄铜很少,所以千斤黄铜也是很贵重的,故有“一诺千金”、“千金之裘”的说法。词语“千金”由珍贵之物引申出指人时,并不仅限于指女子。其实我国古代虽然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