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付芳 《兰台世界》2015,(9):87-88
明朝厂卫机构由于直接受命于皇帝,其职权无限制地扩充,不受任何监督制约,厂卫机构法外用刑的现象极为普遍,致使《大明律》中对刑讯的程序和条件等相关规定无法得到真正的执行。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的产生而萌芽,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它产生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之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经过不断完善,显得十分完备和精细。其中有代表性的监察形式当推御史监察制度。形成并确立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是贯穿中国古代很长时期的最基本的监察形式。这一制度到了封建社会中期逐渐走向成熟。除了御史监察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外,不同时期还有多种不同的监察形式。如汉朝建立的刺史制度、魏  相似文献   
3.
厂卫是明代独有的机构,作为特务机关,他们具有一定的侦查权,同时在后期逐渐攫取部分司法审判权,对司法审判的结果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厂卫是代表皇帝行使特权的机构,逐渐扩张、膨胀,最后将司法权架空,使得司法成为摆设。  相似文献   
4.
厂卫是明代独有的机构,作为特务机关,他们具有一定的侦查权,同时在后期逐渐攫取部分司法审判权,对司法审判的结果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厂卫是代表皇帝行使特权的机构,逐渐扩张、膨胀,最后将司法权架空,使得司法成为摆设。  相似文献   
5.
明朝特务机构的形成是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以及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特务机构中的厂卫是明朝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的合成,本文针对明代特务机构制度——厂卫制度的产生及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明代前期,因监察队伍自身的自律性很高,使得明初的监察效率颇高,保障了明代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随着明代宦官逐渐走上明代的政治舞台,宦官不仅仅篡夺和侵蚀了内阁的权力,大理寺的司法权力,更使得明代整个的监察权力被侵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宦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监察权力中的司法监察权、军事监军权等各种关系到国家命脉的监察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逐渐侵蚀了整个言官系统.最终,"宦官政治"这颗毒瘤渗入了监察制度的骨髓,也成为了导致明王朝分崩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每到临近期末,历史学科的复习总是令人棘手的问题,目前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历史复习教学还不能令人满意。应该承认,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主题鲜明,可读性强,图文并茂。但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学习内容中寻求复习的思路,大部分老师都以单元为模块,以教材的基本思路为线索以年代为序展开复习,但这样的方式既无法拓展学生的知识,又无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寻找到学习历史的有效方式,课堂复习变得沉  相似文献   
8.
庞友海 《考试》2014,(9):10-11
<正>"治理"是上世纪末才被提出的新的政治概念,它不同于一直以来的"统治",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政治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古代治理体系演变的探微,从中吸取古人的智慧,对今天正  相似文献   
9.
葛雅兰 《兰台世界》2012,(24):22-23
我国古代死刑复议制度在秦代便有记载,但直到明代才从司法制度和国家立法等方面建立并明确了死刑复议的制度。那么,明代死刑复议制度具有什么特点,包含了哪些形式,其研究意义如何?这些都是本文分析与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就在挥笔做成"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言壮志的时刻,一代英雄岳飞怎能想到这一切即将在一句"莫须有"中毁于一旦。千百年来,我们唾弃奸相,但是"莫须有"的事情依然屡见不鲜。"莫须有",不仅仅是字面上"可能有"的含义,更为精深的是,这三个字蕴涵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阴冷。猜忌,这个逃出"潘多拉魔盒"的怪物,让这三个字充满了杀伤力。切记,切忌猜忌!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