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98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苯具有其特殊的空间结构,因而取代基在苯环上移动时,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别,成为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热点,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所以有必要研究其中的规律与方法。一、规律研究1.苯的一元取代只有1种因为苯是平面正六边形,其6个顶点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即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一元取代只有1种。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必将对职业岗位产生深远影响,清晰地判断并理性面对人工智能时代职业岗位的变革趋势非常必要。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对劳动分工的影响,人工智能将对职业变革产生取代与重塑两种趋势。取代趋势:重复性强规则型岗位容易被取代,复合能力岗位取代单一技能岗位,非正式协作形式取代全职固定岗位;重塑趋势:从事人工智能产业的源头创新性职业涌现,专业性服务职业岗位趋向人性化关怀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重要反应类型,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只有多角度认识和理解酯化反应规律,才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下面将其主要规律及典型应用归纳如下,供参考。一、反应规律1.从反应机理看:一般来说,有机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上的)氢(原子)。即羧酸分子中的"—OH"被醇分子中的"—OR"所替代。2.从成键和断键角度看: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也是可逆反应,酯化时从哪个地方形成新键,水  相似文献   
4.
5.
在中学化学课中,有机物各种反应类型的反应原理常常让学生混淆不清,该怎样帮助学生把它们记忆准确呢?我苦思冥想。一天上完课后,我突然来了灵感,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希望各个小组能用表演的形式演绎"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反应原理,使我们的学习不那么枯燥。接下来的周四至周六是学校开运动会,接着又是星期天,这么长的时间间隔,不知道学生会不会真的用心去  相似文献   
6.
乙烯式卤代烃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反应历程研究受到限制.在双键碳中引入超离去基,反应顺利进行,且立体构型发生反转,证明该反应为SN2历程.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高三阶段的复习中,重点先引导学生能将烃和烃的衍生物以及高分子等相关内容串联在一起.让每个部分知识能够组建有机的联系,从而在一定范围形成全方位的知识网络,将数量庞大的有机物归纳进入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之中,以此为学生选择合成路线奠定稳固的基础.一、有机物的合成1.基本要求;原料方便,线路简捷,操作简单,反应条件优质,产品容易分离.2.思路以及方法;需要对有机合成物进行适当判断,需要  相似文献   
8.
9.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普通高等院校应当提出人才培养新模式,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方式取代那种单纯掌握知识的教育方式;要以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培养模式取代学生在教师支配下被动发展的培养模式,通过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增加皂类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总数,可以提高其抗硬水性能,为此,在亲油基与羧基之间引入烷氧基,该研究以甲基丙烯酸和十二醇的主要原料,采用加成,酯化,取代,皂化四步法合成3-十二烷基-2-甲基丙酸纳,其中,杂多酸对酯化反应起到了催化和阻聚双重作用;相转移催化剂用于取代反应,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