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体现出了全面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特点。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四言古体诗、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杂言古体诗、小令、中调、长调等无所不包;上自西周下至明清,每个朝代的作品都有;不同朝代的典型体裁,不同体裁的代表作品,不同朝代的代表作家,不同作家的代表作品,同一作家不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它一直是读书人用以抒情达意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的传统诗歌有古风(古体诗)、格律诗(律诗和绝句,又称近体诗)、词、曲等。古体诗没有严格的格律,一般分四言诗、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体。近体诗则有严格的格律,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包括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排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有九十九座山峦,不是最高、但最值得游览的就是青山了.青山上有深深的溶洞、长长的石寨,但最值得流连的却是青山寺.寺院内,正对着寺门有一眼亘古涌流的山泉,山泉两侧的石壁上刻着一幅对联:"山色霭霭人间圣地,流水潺潺世外洞天."对联的字体苍秀硕大,遥遥可见,对联附近还刻有几十首(篇)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青山的古体诗文.  相似文献   
4.
说到中华文化之家珍,言必称唐诗、宋词、元曲。唐李白、杜甫,宋苏轼、李清照……这些文学家家喻户晓。且现代人对古体诗词的创作也可谓精彩纷呈、绵延不绝。对于元曲,单从关汉卿、马致远等元曲家少量传世名篇可窥见曲韵的端倪。其实,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兴起都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态联系在一起,均是所处时代之经济政治法治等发展的折射。元朝在民族文化上采用的是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各民族之间  相似文献   
5.
正我在研究唐前古小说和唐传奇的过程中,一直关注杂传这一文体,因为它和杂史一样,与小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杂传常游移于史传与小说之间,成为史学史与小说史上一道特别景观。杂传的这一特殊品格是可以解释的,因为文言小说——或曰古体小说——本来就是从史书分化演进而成的。所以与其说杂史杂传与小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不如倒过来说更为准确,更能显示历史演化的逻辑关系。明人陈言曾说:"正史之流而为杂史也,杂史之流而为类书、为小说、为家传也。"(《颍水遗编·说史中》)只不过在小说蔚为大观之后,从小说反顾  相似文献   
6.
袁枚是清中叶文坛极富才情的诗人,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奇士,其一生虽仕宦不显,却极尽山水之乐。诗人在频繁出游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古体山水诗,这些山水诗笔力纵恣、才华富赡,将崇高的风格与自然优美的风神结合起来,呈现出纵横恣肆、缥缈奇幻的奇关风格,是融自然之美与个性诗才为一体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论刘克庄的"唐体"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们普遍赞美唐诗之时 ,刘克庄洞察到了另外一个事实 :唐诗中大量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为“唐体”的诗体 ,并且后代大多数诗人都写这种诗体。而这种诗体的出现导致诗歌格局狭小 ,风格塞涩 ,韵味贫乏。为补救这些不足 ,刘克庄主张诗人应作选体古诗 ,或在唐体中充实古体的内核。刘克庄的唐体观的意义在于 ,他首先预见到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的古体形式是國。这个字里涉及了《政治生活》模块的所有知识。根据有关构词原理,我们可以将这个古体字进行分解,得到以下四个部分:"一""口""戈""王"。循着这四个要素,依次展开对《政治生活》模块内容的教学。一、"—""一"像一条地平线,表示的是"土地"。这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在人类社会早期,国家的概念主要是集中在"领土"的占有上,对权力的角逐也是主要集中在土地上。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权的附着范围在逐渐地扩大,除了"领土"之外,还有"领空""领海"。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诗人周啸天以其古体诗集《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获得本届文学奖诗歌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公众对其诗歌的评论趋于两极化:有的评论直指周啸天的诗词水平太过一般,认为其作品像"新闻诗""打油诗";作家王蒙、杨牧等却力捧周诗,赞其诗"古色古香、新奇时尚""亦属绝唱,已属绝伦"。连日来,围绕周啸天的获奖,以及有关鲁迅文学奖的种种,各大媒体展开了铺天盖地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对作品进行多义性解读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来感知与理解诗歌,才能够使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有更为深刻的体会。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多义性解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一、抓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把握诗歌的词示义古代诗歌不仅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体诗歌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难点,这不仅在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其语言和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也因为古体诗歌的内涵是非常丰富而隽永的,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必须在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