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书呀,你跑到哪里去了呀?你不出来可让我怎么活呀?"我边找边低声苦苦哀求着。原来,在暑假的一天里,我正准备听写,可  相似文献   
2.
一、个案背景小男,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性格上却人如其名,大大咧咧,粗枝大叶,甚至有时候还有些粗鲁。在一次教学中,我刚讲完生字,让学生在本上写一写,进行巩固练习。当我在教室里巡视时,发现她非常不文雅地把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我悄悄地走近她,轻轻拍了拍她小声说:"写字的姿势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样能把字写好吗?"虽然,她马上就坐端正了,可是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在平时,由于她有比较重的地方口音,所以  相似文献   
3.
说起学校门前啊,那可是众生百态,什么样的都有。你听,放学铃响了——家长篇正百无聊赖的家长们立刻变得精神十足。有的家长不管是否阻碍交通,把车子放在路边就直接冲上去,好像去晚了孩子就会被拐走似的。有的家长不下自行车,单脚点地,脖子伸得老长,专心地盯着校门口,任凭后面的人不停地按喇叭也不肯挪动半步。有的家长站得比较远,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注视着出来的孩子,他们虽然在说笑,估计心思也没在内容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相似文献   
4.
王宇 《考试》2014,(11):54-55
<正>[影片简介]高考闹心?高考烦恼?高考恐怖?高考是人生必定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一次历练,这一切,在《全城高考》这部影片中,都有着很好的诠释。四个不同的家庭,四个性格不同的少男少女,同时17岁,在面临高考,他们或因为家庭,或因为自己,都面临着人生的抉择。秦鹏,与爷爷一起生活,玩世不恭,擅长音乐、写作。林叶,高考期间父母离婚,因此自暴自弃,想放弃高考。贺帆,家境贫寒,父亲为了  相似文献   
5.
刘子丹 《高中生》2014,(10):19-19
帷幕缓缓拉下,谢幕……我弯下腰,向给予我爱的人致以最真诚的感激:"谢谢!"如此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感恩的真情。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人都会真心地说"谢谢"。从生到死,我们之中有哪一个没有坐拥一场爱的盛宴呢?回眸,细数我被爱的瞬间。感谢生我养我育我的父母,是你们给我绚烂有爱的生命,把我捧在手心,呵护在怀中,为我遮风挡雨,  相似文献   
6.
雷钟哲 《广西教育》2014,(36):30-30
正日前,有网友在四川南充某论坛上发帖称,南充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在片区内读书,给南充市教育局局长下跪,并随文附上照片。帖文发出后,引发网友的围观并发表评论,有的感叹"现在读书也太难了",有的质疑"若是在片区,为啥要下跪呢"?(7月24日四川在线)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能够上好一点的学校,家长不惜做出下跪这样的屈辱举动,可谓"其情可悯"。尽管说这样的方式不可取,但其背后所反映出  相似文献   
7.
胡少春 《知识窗》2009,(9X):5-5
<正>最近,一位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子只身从湖南乡下来到南昌,经人介绍,找了一份给危重病人当护工的工作。女子今年38岁,上有老下有小,丈夫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家务全由她操持。我问她,为何抛家不顾出来  相似文献   
8.
夏小莉 《小学生》2013,(5):43-43
新学期伊始,伴着油墨香味的书本发下来了,《新语文》又一次如约而至。作为指定的课外必读书目,从好奇到喜欢,每每捧起它,就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我执教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如何指导他们学会阅读一直是横亘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仅靠课内资源是不够的,自由而广泛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为此,我也曾不遗余力地作过推荐。现在,有了系统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就可以依托它,引领班级学生走进这片课外阅读的森林,沐浴书香,在文字中漫游、成长……一、读书前的目标先行自由阅读课外书是享受,高年级能做到边读边思更是阅读能力的提升,圈、  相似文献   
9.
<正>收看了重庆家庭教育讲堂第四讲《亲子沟通的策略》后,我对邹晓彬老师生动的讲解产生了些许共鸣。的确,当今有不少家庭的父母爱子心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落得个“同在屋檐下,形同陌路人”的尴尬局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回顾19年我与孩子的沟通教育,感慨良多,在此与大家共勉。一、亲近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应减少应酬,多陪陪孩子。建议家长不要为了省心而让孩子长时间地和婆婆、爷爷、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更容易  相似文献   
10.
在写作中,我们不是像照相一样的有什么写什么的,而常有大写意的手法,而是选取精彩的部分、动人的部分、本质的部分,可以选一段时空,也可以选取一个瞬间。选什么,去什么,全为着你的主题而服务,当然,也不排除作者在截取过程中的顿悟而出现新思想或主题。往往这种临时顿悟出来的主题更能出奇制胜。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用截取法写的文章很多的,如《七律·长征》中截取的几座大山,选取"天安门上只那一句"来说明"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