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纸署名英文拼音Lao Ting Li《致刘震东便条》,引起了史学工作者特别是李大钊研究工作者的关注与兴趣。《便条》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可谓全方位、全天候,千方百计,无孔不入.因此,我们的方针很清楚,对于西化、分化的图谋,必须忧患在胸,警钟长鸣,从各个方面一丝不苟地把我们的工作切实做好.工作做好了,人民满意了,就会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当前,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历史学进行认真总结,就是史学工作者必须聚精会神地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社会需要历史普及,历史专家的缺位,促成了史学工作者队伍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形成了历史专家、中学历史教师和大众史学工作者三大类型。这种局面的形成和类型的划分,有利于发挥三者的专长,形成史学既分工又合作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创作出形式多样的历史作品;有利于史学与其他学科和大众媒体的交叉结合;最终更好地落实史学社会功能,使史学真正赢得学界、大众和社会的欢迎与尊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治史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史学批评的优良传统,产生过很多优秀的史学批评著作和较为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随着史学领域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审视、反思这些成果的优劣得失,成为历史研究繁荣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史学批评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史学工作者在史学批评理论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尽管很多史学工作者呼吁加强史学批评研究,但史学批评仍然是史学研究领域的“新兵”,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史学批评还远远没有达到反省批判自身、规范史学研究、推进史学发展的目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学批评的实践意义和学术意义仍有巨大的讨论空间,为此,我们特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域的学者就“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史学有没有历史理论?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起,从那时起就一直困惑着许多史学工作者.2011年,经过15年努力,我校瞿林东资深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关于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系统而深入的回答.该书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全书三卷,130万字,对先秦到清代中叶的中国古代史学做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工作,探寻并展示中国古代史学中历史理论发生、发展和繁荣的轨迹.目前所知,这是国内以"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为题的第一部著作,毫无疑问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通读全书,深受教益,特别是书中关于某些问题的讨论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对一些历史理论问题的思考有所进展,篇幅所限,仅撷取两点于下.  相似文献   
6.
经典若无当代政商活动以验其效,岂非海市蜃楼?政商大计若无经典以为其理论支撑,岂非无本之木?史学工作者的使命,大抵即在于:将经典理论化,以期致用于当世;自政商大事中寻访实例,以求印证于经典。  相似文献   
7.
良史工文     
田居俭在《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在清代学者的心目中,“天下学问”的理想境界是义理、考证和词章“相济”,用今人的话说就是理论、史料和文章完美结合。具体到史学,他们强调“史必藉文而传”,“良史莫不工文”。其实,“良史工文”远在古代就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是当代中国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一、我搞历史学的特殊经历 刘老师.您是史学工作者中少有的女性学者.而且在您70岁以后.依然非常活跃,成果丰硕。这些年您在明史,社会史、社会文化史方面一直都走在学术的前沿.有许多新的见解和成果。我们今天想请您先谈一谈您是怎样走入史学研究这一领域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史料"应当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原貌的材料"史料是人们对历史进行认识的媒介,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人们要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人类历史,撰述历史论著,假如离开了史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0.
在青少年中普及历史知识,于国家于民族都是大事,值得史学工作者重视。为此,我们组织申请了天津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研究编写“史话”形式的普及性历史读物,并于2000年12月出版了《新编中国史话》。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编写了七卷本《新编世界史话》(上、下册),已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徐勇主编,2008年10月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