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75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士林教授的《先验批判》(上海三联书店 ,2 0 0 1)核心是诗性智慧 ,立足点是理性机制。该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先验批判与理论创新” ,下篇“先验批判与学术转型” ,虽然只有 10万余字 ,读之却使人产生一种厚重之感。在这一专著中 ,作者客观冷静地反思当代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深刻细致地阐述了“先验批判”的缘起、现代性内涵、实践性的运用。读罢全书 ,感到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视界的融合纵观全书 ,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厚的学术修养造就了其视界的融合。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对当代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以大学术史为…  相似文献   
2.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反映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全球史观的新的理解,对中国学者编纂世界历史教材提供了一种实践方面的借鉴。首先,《新全球史》系统性地关注跨文化互动和交流的过程。本特利认为,以全球史观透视历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明史观逐渐兴起,在历史教育中受到普遍关注。为适应新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从前以阶级分析和政治史的研究方法为主,现在则引入新的历史观指导教学。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文明史观的认识和理解。一、什么是文明史观文明史观由来已久,肇始于  相似文献   
4.
全球史观作为当前史学界较为赞同的观念,其新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对传统世界史中"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不仅给史学研究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学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借鉴和吸收了全球史观的观点,也使得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变具有了契合性,推动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现代文学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攀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仍处于艰难阶段,要想摆脱这种僵化、停滞的状态,就应该以“多元史观”为基础,对现代文学开放性的视域进行良好的构建.文章对探究多元史观与现代文学开放性教学视域的建构进行刍议.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本节复习课以多元史观为视角,以一轮复习为线索,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弘扬辛亥英烈的革命精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知,学会从多元角度对历史事件做出评述。  相似文献   
7.
史观表达的是人们对历史的观点,它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文章主要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考复习时间有限、任务繁重、气氛紧张,若想取得好成绩,教师不但要认真研究复习方法,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实效性,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感受复习的收获,享受复习的快乐,体验复习的成功,高考复习必将事半功倍。毕竟学生在高考的舞台上走得稳重、从容、淡定,高考才必将稳操胜券!历史高考复习如同培育一盆小花,只有"精心"谋划养护的方案,将护理的每一步"精细"化,才能绽放呵护的"精品"——鲜艳、绚丽、迷人的历史教学之花。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重写文学史的缘起、应遵循的方法原则及在写作中当预防的层面等的阐述,阐明了文学史写作的终极目标虚是产生出具有审美性和个人立场的研究型的学术著作,且这种文学史的重写工作需要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中学阶段人文社会学科始终秉承历史和地理学科分设的传统。其系统的知识体系、严谨的课程内容对于培养各个领域的建设人才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迅猛发展,人文社会学科教育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单纯的、分门别类的人文知识的传递愈来愈不能满足时代对未来建设者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