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志平 《教师》2014,(7):47-48
正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一直按照同一种方式来思考,理解,记忆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强调一定的思维定势,概括出阶段特征与人物特征,较快速地作出判断,提高解题速度。但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解题中的许多失误,往往是由不良的思维定势造成的。思维定势与高考的灵活是一对矛盾。不良的思维定势其实已经形成了历史偏见,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与思维的僵化。  相似文献   
2.
咏史诗的创作历来鲜有女子问津,宋代几位志存高远、才情卓绝的女子李清照、朱淑真和张玉娘却大胆地闯入这一领域,均创作出了寓意深刻、特色鲜明的咏史佳作。她们的咏史诗从题材上来说大致可分为品评人物、褒贬是非和借古讽今、指斥时政两大类,在艺术上则具有笔力豪迈、议论高奇及用语幽深婉曲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关乎中学历史的教学质量之优劣、课程改革之成败。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一要提高史才,重在学科能力,尤以口才、文才、干才为重;二要夯实史学基础,包括精而深的历史专业知识、新而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广而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三要优化史识,就是识见和义理,以及看待历史问题的灵心慧眼和真知灼见。中学历史教师只要在才、学、识上有淡泊宁静的坚守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才、学、识的愿景也就无限地接近,历史教育的魅力也就一览无余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史记》、《汉书》及其他史料入手,论述汉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对屈原、屈原赋以及汉赋在文学批评方面的异同。并且从班马的学术渊源、生活遭际、史识观点等诸多方面分析造成这种分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8,(A5):140-141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新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史德、史识和史才,这些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大量的学习、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史识是至关重要的.史识层次的高低决定了历史学家的成就与贡献大小.综观中外史学,中外史家的史识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其一,稽考史料,考据辨证史实,以求真实.其二,搜集保存史料,以免历史因日久天长淡忘而泯灭.其三,以史为鉴,垂训与教育后代.其四,探究事件的本质与历史规律,创建史学思想与理论.这四种史识于历史研究都有作用与贡献,但史识的深浅不一样.在马苏第看来,研究历史首先任务在于尽量多地搜寻资料,汇集资料.<黄金草原>书中广征博引资料,把他那个时代所能搜集到的书本资料、口头传说、走访调查所得统统按专题归类汇编起来.通观<黄金草原>全书,规律性的抽象与理论创建均无.马苏第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学识渊博.<黄金草原>是一部世界名著与经典之作.我们可以原谅马苏第的时代局限,但对史识层次不高而导致全书缺乏理论与思想建树的弊窦是不能遮掩的,应当正视.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师的才学识主要包括: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卓越的史识突出表现在把唯物辩证法自觉地运用于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若干重大问题的分析和评价中,在理论上为推动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实质;在对建国30年成绩的客观评价中体现了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新的挑战,应加强对高校历史师范生“史识”素养培养的重视,培养的具体策略包括:指导其通过阅读积累专业知识;指导其学习和积累史学理论知识,帮助其掌握史学运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基础;营造其构建现代教育教学能力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李少玉 《辽宁教育》2012,(21):86-88
史学、史才、史识,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治史三长,是作为一名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的要素。我们把它移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去也是非常契合的,它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改革的要求,也可以解决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