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14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言之域作为哲学论辩的重要对象 ,很早已进入中国哲学的论域。历史地看 ,中国哲学在从认识论之维考察名言与存在的关系的同时 ,也对其中涉及的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作了多方面的思与辨。语言作为人把握世界及“在”世的方式 ,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根据 ,又内在于人的存在过程。以独语、对话为形式 ,语言不仅在个体之维影响着自我的存在过程及精神世界的形成 ,而且在类的层面上构成了主体间交往和共在、实践过程及生活世界的建构所以可能的前提。中国哲学在上述方面的看法 ,对深入地把握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提供了历史的视域。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电脑》2005,(5):38-38
有没有觉得身边的老师其实是我们学生时代最可爱的人?大家一起来818(摆一摆)吧!  相似文献   
3.
1.What is language for?Some people seemto think it’s for practicing grammar rules andlearning lists of words—the longer the words thebetter.That’s wrong.Language is for the exchangeofideas,for communication.语言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一些人认为它是用来操练语法规则和学习一大堆单词—而且单词越长越好。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语言是用来交换思想,进行交流沟通的!2.The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practicespeakingit as often as possible.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就是要尽量多地练习说。3.A great man once said it i…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外通俗易懂的成语和名言警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入浅出、触类旁通的趣味教学和实践教学,从理论上提高青年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科学认识、对人生的科学认识,增强其对的辨别能力和对人生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5.
情感,心理学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情感反映。新闻中的情感表达,也就是把新闻事实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记的情绪,有选择地通过字和语言传导给受众,以影响受众的情绪,支配受众的行为,并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新闻中的情感表达得好,就可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衣裳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可是我不记得是谁了,他曾说过更彻底的话:我们平常以为英雄豪杰之士,其仪表堂堂确是与众不同,其实,那多半是衣裳装扮起来的,我们在画像中见到的华盛顿和拿破仑,固然是奕奕赫赫,但如果我们在澡堂里遇见二公,  相似文献   
7.
名言趣画     
《今日中学生》2011,(1):32-32
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歌德  相似文献   
8.
"朝三暮四"的故事表明,同样的事实,在不同的言说框架下具有不同的言说效果。以言取效见证了语言的行事力量。语言与实在相互编织、彼此渗透,语言可以作用于实在。这一点在政治文化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孔子正名说肯定了语言对于政治文化秩序的建构作用。借助现代话语载体(传媒)的革命,名言以新的方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魔力。  相似文献   
9.
10.
正"日积月累"是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浸润在浓浓的文化之旅中。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日积月累"却成了一个无足重轻的教学环节。大多数老师认为"日积月累"只要学生会背、会写,能做得出相应习题就可以了。教学形式单一,以机械背诵为主,因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日积月累"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提高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