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重庆陶研文史》2006,(3):21-22
陪都各界陶行知先生追悼大会,于昨日上午九时半,在沧白纪念堂举行。到各民主化教育团体机关代表及各界人士二千余人,大会主席团主席为重庆行辕刘秘书长寿朋,主祭为邓初民,陪祭有吴玉章、许德珩、黄墨涵、黄次成、沈起予、马侣贤、徐鸿涛等。大会在奏哀乐中开始,主祭人献香、献花,彭松读祭后,全场向死遗像致敬默哀,群情悲痛,有哭出了声来的。默哀毕,当由主席刘寿朋致词说:“从今天参加大会人数的踊跃,可以看到陶先生的伟大,因为陶先生是一个为社会教育始终奋斗不懈的人。陶先生的死,无疑是国家民族和教育界的损失,希望大家担负起陶先生未竞的事业,则他的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2.
陈栋  王丽明 《今传媒》2007,(12):4-5
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史研究会会长等职.专著《新记大公报史稿》获第三届吴玉章新闻奖;《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获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获湖北省优秀新闻论著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张丁 《北京档案》2011,(8):14-16
今年初,任尔宁先生来访,带来他新发现的一份材料,是吴玉章写给任鸿隽的一封信札的复印件。信的落款是7月3日,从文意可知此信写于1913年。任鸿隽是任尔宁的三叔祖,此信详细记述了他的四叔祖、同盟会员任鸿年自杀身亡的经过,以及关于"二次革命"的若干史  相似文献   
4.
论建党前后吴玉章的思想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同志,早年是一位真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参加过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是“炸摄政王的组织者”、“黄花岗起义的参加者”、“辛亥时内江起义的英雄”,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他继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终于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之际,回顾吴玉章的思想转变,分析促成这种转变的主客观原因,评价这种转变的典型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四川国共合作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艰难过程。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吴玉章受国民党中央委派回川整理四川国民党党务;在共产党员杨闇公等人的支持下,吴玉章采取坚决措施,排除国民党右派分子的阻挠和破坏,建立了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占优势的国民党四川临时省党部,在四川国共合作的语境中,始终保持了共产党的强势话语权,为四川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卓著的贡献。而由吴玉章、杨闇公、刘伯承策动和领导的泸顺起义,更从战略上配合了北伐战争,将四川的国民革命推向了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成立于2006年6月,以老校长吴玉章之名命名,是四川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荣誉学院。其前身为“四川大学创新人才综合培养计划”(创办于2000年9月)。现任院长是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教授。  相似文献   
7.
胡金木 《教育与职业》2007,(13):102-104
吴玉章,原名永珊,字树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四川荣县人.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1928年到1937年,由党派往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8年回国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等职,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我党著名的"延安五老".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大力 《成才之路》2012,(4):99-I0016
正名教:1945年,革命老前辈林伯渠6岁的小儿子要读书上小学了。林老对儿子说:"上学,该有个地道的名字,我看你就叫‘用三’吧!"儿子疑惑不解,林老解释说:"用三者,三用也,即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足踏实地!"联教: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曾撰写一副对联挂在堂前。上联"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教育子孙后辈要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切不可铺张浪费,追求虚荣。下联: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2008,(4):I0002
宋朝,1926年6月生于黑龙江双城县,幼即酷爱书法,在名师关明安老师教导下,历经十年勤学苦练,十六岁就为各商号书写牌匾。 1954年编写《汉字草书源流及写法》一书,得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吴玉章的批示,同意出版,由于当时经济力量不足,未能付梓。后在文革期间遭批斗,全书稿被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联省自治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和进步倾向,加上吴玉章思想驳杂,在探索改造中国的方案中,曾一度对联省自治产生认同。在运动中,吴玉章起了较大的作用,其主张与当时资产阶级联省自治人士并无二致,但其思想中也有科学社会主义成份。随着运动的失败,吴玉章在反思中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他的转变,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