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1.
辛亥滦州革命是武昌起义后北方爆发的影响最大的革命事件。其主要特点是:“一假立宪之名,性革命之实;二,反清反袁,气势如虹;三,力重千钧,促清灭亡;四,宣扬民主,意义深远。滦州革命的四个特点反映北方革命党人不畏强敌,不怕流血牺牲,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创建民国,为人民谋自由幸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于清王朝的崩溃,史学界普遍认为主要的导火索有两个,一为四川保路运动,一为武昌起义,其实纵观历史的发展,这两件大事并没有使清王朝立刻土崩瓦解。已成强弩之末的清王朝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依然把持着中央政权,在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的支持之下反而来势汹汹,似  相似文献   
3.
1911年11月7日,武昌城头打响反清第一枪才刚刚过去二十几天。二十多天来,南方各省纷纷响应武昌起义,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清廷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就在这一天凌晨一点,石家庄清新军第六镇司令部内传出激烈的枪声,三天前才被清廷任命为署理山西巡抚的第六镇统制吴禄贞被暗杀,倒在血泊之中。暗杀的幕后指使人正是袁世凯。吴禄贞乃何许人,以至远在湖北前线的袁世凯急欲买凶暗杀之?一时间,吴禄贞成为聚焦辛亥风云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日俄战争后,日本挑起“间岛问题”争端,妄图侵占中国的长白山地区。为此中国政府与日本多次交涉,最终粉碎了日本的美梦,维护了领土的主权。在中日交涉中,吴禄贞、宋教仁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滦州兵谏的性质问题,是研究这一重大事件的核心和关键。在这个问题上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滦州兵谏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士官三杰已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并为推翻清王朝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他们在武昌起义后发动滦州兵谏,绝非偶然,是他们在兵谏前革命活动的继续和必然结果。张绍曾发动兵谏是革命策略。认为滦州兵谏是在梁启超的"政治思想的影响及其指导下进行的",目的在"瓦解革命"、"拥护清室"的观点是有背客观史实的。  相似文献   
6.
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朝鲜保护国。此后,日本便以朝鲜为跳板,积极推进其所谓的"大陆政策",不断在我国东北边境延吉地区滋事,妄图占领东北。清政府为稳定边疆,急派吴禄贞到延吉筹边。一、吴禄贞在延吉筹边的基本情况1.勘测边界。吴禄贞初到延吉时,东北边务的情势异常严峻。此时日本人已在我边境地区从事侦查、测绘等活动多时,刺探东北地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地理等情报,凭空捏造了所谓的"间岛"问题。吴禄贞到延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南京博物院院藏辛亥革命期间吴禄贞遇刺经过旧照进行说明和分析,阐释这批照片档案价值,有助于了解辛亥革命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07年-1909年的“间岛”交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大步骤,清政府在两年余的交涉过程中,驳斥了日本在“间岛”问题上散布的种种谬论,论证所谓“间岛”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挫败了日本侵占这一地区的阴谋。日本在交涉过程中调整外交策略,以“门岛”为筹码,逼迫清政府在东三省五案交涉上作出让步,攫取了大量路矿权利。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吴禄贞、宋教仁在这一交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政府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1,(Z4):25
此孙武非彼孙武,但也与军事有关。孙武(1879~1939),原名葆仁,原本是很"传统"的一个中国名字。由于他坚定反清,就把表字改为"尧卿"(谐音"摇清"),号梦飞、遥仙(孙文是逸仙)。孙武是武汉人,据说他的祖父曾为太平天国战将。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具有特别强烈的反清精神。他18岁时考入湖北武备学堂,得遇革命同学吴禄贞。他们每每激谈天下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