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58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山水美学发轫考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支山水美学 ,由孔子“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和道家的“澄怀象”发其端。儒家以山水“比德” ,至汉而美感退化。文艺家对山水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是从《楚辞》时代至南北朝 ,有宋玉肇始的赋家山水 ;顾恺之、宗炳等的画家山水 ;袁崧、谢灵运等的诗文家山水 ,呈现为三种类型和三个相衔接的阶段 ,人们终于突破了头脑中“比德”等种种障碍 ,而对大自然山水“情用赏为美” ,并有诗文绘画中再度的审美创造。山水美学经历漫长的发育期 ,终于成型 ,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以“”论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重要方法。在诗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少诗论家以其卓越的理论创见为定诗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使诗论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钟嵘提出的“滋”说从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语论角度对诗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时尚搜店     
《大观周刊》2006,(36):78-79
温暖的韩国料理 美啊里;成记靓粥:靓的不止是粥;吃羊道到羊道;贵州龙子彪辣子鸡酸汤鱼二店:一心一意的黔;山西美食尽在晟泰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今年记会前夕,记部让每位记上报一篇过去一年的得意之作。回首曾经的奔波生涯。虽然也打着“本报记”的旗号在报上刊发了数十篇新闻稿件,但自己还是毫不犹豫地选中了《“用餐七小件”摆上战士餐桌》(刊军报9月14日三版头条),个中原因,除了此稿是部领导、社领导圈点过的解放军报季度优质槁,更多的则是,自我感觉这篇新闻有点道。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科普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教学这类文章时要让学生读懂知识,读出情,品析语言,悟出方法,学会表达;通过课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作者介绍这些知识所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实现语言、知识和精神的有机统一.同时,还可以进行形式的变换,让学生把知识、语言及表达方法进行重新组合、加工,转化为新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在“热闹”的课堂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有蜻蜓点水、水过鸭背似的肤浅,有流于形式、忙于跟风的“作秀”,有华丽“满天飞”的课件等。怎样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归本真,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数学课要上得“有滋”,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诗作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更重视古诗的教学,他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现代诗浅显易懂,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只要让学生读通会背就行了。现代诗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几乎成了被忽略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8.
一点一滴的知识很容易被遗忘,但是沉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素养却能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影响。所以在数学课堂中,重要的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获得"数学的能量"。  相似文献   
9.
让课堂真正富有语文,实现教学的返璞归真。这一目标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走出一条活且实、快且优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那一片芦苇     
张佐香 《少年月刊》2014,(12):33-34
撩起柳帘,隔湖相望,便是盈目的绿绿秀苇了。纤纤芦苇,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如衣香鬓影的女子,从古代的《诗经》中涉水而来。抬望眼,湛蓝的天幕下,盈盈的绿水连着青翠的苇岸,芦苇连着芦苇,一致的思维,一致的感,一致的碧绿。绿得热烈,绿得逼人,绿得让人无法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