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测验是心理咨询的辅助手段。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使用心理测验可以为心理咨询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增强心理诊断的客观性。值得注意的是 ,在心理测验的使用及对待心理测验的态度上 ,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在使用测验时及时发现错误 ,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而来访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典范。本文对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治疗过程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对其作了简要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疗法。  相似文献   
3.
我恨(线上咨询者): 我刚刚上高二,17岁的年龄,却好像背负着千斤重担,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也许这要从我的家庭说起。我们这一辈只有我一个男孩,我家条件很差。可能是因为老跟人吵架吧,还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下岗了。于是,我从小就背上了“改变家庭命运”的重担,家里人天天跟我说“这个家庭的希望就靠你了”,七大姑八大姨每次见面...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的高中班主任是一项既苦又累的差事,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呢?我的经验是: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开展教科研活动.一、班主任为什么要开展教科研首先,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不仅是"学科专家",还是"组织与管理者"、"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所有这些内涵对班主任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心理咨询原则(consultation principle)是指导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是咨询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咨询者面对所有来访者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准则和道德伦理要求。教师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工作对象都是人,目的都是对方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心理咨询原则对教师工作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6.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取代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紧迫而必要,为了使心理咨询更为有效,能被学生普遍接受,需要根据高校实际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委托,由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安徽师范大学)承办的安徽省2009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和高校辅导员第一期上岗培训班于7月20日正式开班。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高开华,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吴良仁,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伦,党委副书记顾家山以及在芜高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高开华主持了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老师在她的新书《破解幸福密码》中写过一件事情,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她是这样写的。我开心理诊所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年龄很小的咨询者,他说自己的问题就是想要把妈妈杀掉。我吓了一大跳,看他白白净净、营养良好的模样,不像是受了什么虐待,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恨自己的母亲?他说出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妈妈特别爱搬家。每一次搬家,都是妈妈的主意。不是嫌房子太小了,就是嫌周  相似文献   
9.
李永 《青年记者》2012,(8):31-32
当下社会节奏加快,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情感问题和困惑日渐增多.有人说:“中国压力人群占到人口总数的61.5%,太多的人需要从他人那里——无论是名人名家还是普通百姓——获得别人的人生经历,从而寻求慰藉安抚心灵.”近年来,情感类新闻栏目蓬勃发展,各类媒体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0.
抱怨的时代2000年,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发现他的咨询者越来越喜欢抱怨并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他为此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令他十分吃惊:"美国文化是抱怨的文化。"威廉·克瑙斯在他的《不抱怨的法则》一书中感叹道。信息的极度发达使人们更轻易地看到让他们感到不满的东西,而欲望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大也让人们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并引发抱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