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0篇
  免费   8篇
教育   5989篇
科学研究   134篇
各国文化   56篇
体育   137篇
综合类   124篇
文化理论   49篇
信息传播   39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学语文的古代诗词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本文从三方面阐述:首先,加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审美地看待对象,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其次,加强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弄清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与古代诗词的关系;再次,加强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美妙的构思、形象的蓝图,给学生以审美创造的必要技巧。  相似文献   
3.
倪同刚 《语文知识》2005,(12):34-35
一、考查修辞类 诗歌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双关、借代等,涉及这方面的题型主要是让考生根据所给的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找相关的信息,或者要求考生分析诗词中所用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例如: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  相似文献   
4.
虎符小史     
陈根远 《收藏》2006,(8):118-121
概说 虎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示信任证,为国家或地方官府颁授,是中央进行任用官司吏、征调军队和传达命令的重要信物。符主要有虎符和渔符两种。唐宋时尚见个别龟符、牛符、麟符等。符,《说文》所谓“分而相合”者也。完事的各个地方由两半组成,一半在中央,另一关在地方将领和官员处。进行欲发兵,乃遣进行之半符与将领之半符相合,将领方可按指令调动兵马。虎符创用于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窃虎符救赵的故事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5.
古代书院在唐宋时期由正宗的藏书机构演变为教育机构并与地方学校合流,尤其在宋代影响较大。本文对这一时期书院的演变及合流特征作了分析和归纳,旨在重新认识其演变过程及地方学校合流时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五册诗歌单元有一道关于诗词的节奏划分的训练题。题目要求是给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划分节奏。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所给的答案如下: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如果单从音调上去考虑的话,两字一个节拍,这样的划分无疑是正  相似文献   
7.
8.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包含三种成分:即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新时期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这三种文化凝聚而成。中华诗词作为这三种文化的文学表现形式,使民族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毛主席诗创作的时间顺序,分三段阐术述了字其写作的特点及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诗词中的“寄托”是指作品中的寄情托兴,它是我国诗人和词人惯用的手法。“寄托”起源于传统的比兴手法,它由一个诗章、一个意象的比兴,发展成为全篇的比兴,而寄寓表达词句表层意思之后的作者的深层的情志,只把诗词表面的形象作为载体,这种表现方法就成了“寄托”。比如李白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