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740篇
科学研究   115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164篇
综合类   103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9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2.
王锟 《华夏文化》2004,(1):39-41
唐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唐代知识分子思想和情感的形象表达。唐诗里生动描绘大自然的诗句,一方面反映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与大自然之间融合相亲、和谐交流、没有倾轧支配、没有阻隔的面向,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唐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渗透着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反身而诚”的悟道方式。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唐诗笺证在20世纪唐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极其丰富的诗学价值。以诗证史是唐诗笺证问题意识的具体表述。因史释诗是陈寅恪诗的阐释学原则,包含着三个相关要素,即诗学立场、诗境观念以及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复习《诗经》中相关篇章时,往往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诗三百’是指哪一部书?”可是,一次公开课上,这个老问题却引出了个“新问题”。当执教者征寻学生疑问时,一个学生质疑:其它国家有无“诗三百”? 意外的这一问,当时就引起了执教者的注意、听课者的兴趣。课余,  相似文献   
5.
6.
宜昌市夷陵区档案局从2005年开始,在机关内部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一年来该办法效果十分明显,“首问负责”已成为局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邮》2005,(3):48-48
总公司中国邮政开办集邮业务50周年封(1.10),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个性票(1.18),“海峡两岸春节包机直航纪念”邮戳、个性票2张、封(1.29)。  相似文献   
8.
昔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日:“此何气也?”玉对日:“所谓朝云也。”王日:“何谓朝云?”玉日:“昔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日:“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  相似文献   
9.
《古诗十九首》自东汉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诗论家的高度评价。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成为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并对后世中国诗歌的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其艺术成就,从诗歌的表现方法、艺术构想思、语言以及修辞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