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不难发现同一条英语谚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汉语译本,而且这些译本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本文针对这一谚语翻译现象,运用隐喻理论、语境理论并结合功能翻译理论,以谚语的隐喻性特征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分析谚语的本体、喻体和喻底,并据此提出英语谚语翻译的三种方式,从而揭示了多译本出现的根源、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隐喻与矛盾修辞格作为两个独立的辞格,可以组合成隐喻性矛盾修辞格。语义重合、心理重合、幽默重合使得隐喻与矛盾修辞格的结合成为可能。根据源域、目标域和喻底中存在语义相悖的不同位置,总结隐喻性矛盾修辞格六种基本语言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3.
隐喻从最初被人们视作的一种修辞手段,直到现在国内外学者都认识到隐喻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式。在翻译中,处理好隐喻的翻译可以向目的语读者准确地传递原语中隐喻要表达的语义特征和认知方式。通过回顾隐喻研究及隐喻翻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其在国内的影响进行概述,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将认知语义学下的四种隐喻意义结构为基点,试图提出认知语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策略,以期对隐喻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隐喻从最初被人们视作的一种修辞手段,直到现在国内外学者都认识到隐喻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式。在翻译中,处理好隐喻的翻译可以向目的语读者准确地传递原语中隐喻要表达的语义特征和认知方式。通过回顾隐喻研究及隐喻翻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其在国内的影响进行概述,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将认知语义学下的四种隐喻意义结构为基点,试图提出认知语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策略,以期对隐喻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当前理论界对明喻翻译策略的研究关注不足,且已有相关成果缺乏实践指导性。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狼图腾》明喻句的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指导翻译实践的明喻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喻底比喻体更适合作为明喻翻译的关键。根据喻底的有无,明喻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类别。显性明喻句中,喻底根据出现的位置构成一个凸显程度连续统,随着喻底凸显程度的减弱,翻译的自由度就增加;而在隐性明喻句中喻底的可及性构成一个连续统,影响着明喻句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可以对明喻翻译以及其他修辞翻译实践与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6.
隐喻的辩认有时依靠一些比较明确的信号,有时则依靠话语中语义与语境的冲突及其性质。本文侧重对隐喻的语义识别、语义结构和隐喻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