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诗首先是一种文化.可以用之喻理,表达作者的理论观点。唐代许多诗篇如刘禹锡、李白、李商隐、张九龄、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的部分诗作,表达了某些理论观点。唐诗用理论思维对传统框格有所突破,但唐诗绝大多数表达怀才不遇、宦海沉浮、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娱乐即兴等等,疏于新思想新理论的建树,这又是传统诗作理论束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深以为古今文坛,苏子之才,堪比李白,无人能及。《赤壁赋》的文风文思文采更是古今独步。借摹江、月之景,寄抒江、月之情,再言江、月之理。情因景生,景因情合,借物喻理,境由曲现,情景交融。由叹而悲,由悟而喜。苏子之思,尽显其中。  相似文献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被大多数评者视为写景佳句,这是从字面意义理解诗句的。本文作者认为它写景是虚.实则是借景寓理.意在揭示对立之中有统一的一种自然规律,从而表达出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与<庄子>尽管性质不同,但文章风格却有趋同倾向,表现在文章的对话式结构、寓言喻理的表达方式、纵横捭阖的文章风格等方面,其成因与当时人们的文体意识、士的地位、思维特点、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审美化教学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取向,但如何落实却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碰到的难题。为此,本文拟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所选36首古诗词进行类型与学段分析,探讨小学古诗词的审美特征及教学策略,从而为小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提供参考。一、小学古诗词的类型与学段分析  相似文献   
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的名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重视读书,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经验,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言虽简单,  相似文献   
7.
所谓以物喻理,就是将孩子不易理解的深刻道理,借助容易理解的事物加以说明。它的妙处在于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道出深刻的道理,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8.
沈颖梅 《科学大众》2014,(11):82-8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时并不多,作为重点的没有重点教,只是“识过而已”,学生印象并不深。即使老师教了,但由于教法索然无味,学生早已厌烦。目前,写字教学的整体情况极不乐观,小学生在书写时,笔画不规范、书写不到位、笔顺不正确的现象相当普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践行有效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9.
读2010年第12期《新闻战线》杂志,有两则关于以“故事”喻理的论述让人印象深刻,颇有感触. 在访谈录《“丑女”无敌》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是用说新闻、甚至是侃新闻的方式播报的.在说了9分钟好玩的故事后,会用1分钟告诉观众一个道理:“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包裹在节目的可看性、趣味性、实用性、故事性之内的...  相似文献   
10.
《白猿传》是一篇喻理小说,欧阳纥与白猿是故事的两条线索,两个叙事中心,彼此互为映衬,共同担纲主角.欧阳纥是具有高尚道德男人的典型,白猿则是缺失道德男人的象征,代表的是恶人及其恶行,折射的依然是人的影子.小说揭示了道德品格是人的感情和人心向背的最终决定因素;爱的表现不是爱,只有获得了爱的真心才是真正获得了爱;顺从孕育着更大的反抗,顺从者爆发反抗,后果必定致命等社会人生道理是其深刻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