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陵江洪化远年洪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长江干流及其支流嘉陵江流域曾发现多处“洪化元年洪水”岩刻,有学者据此认定该年嘉陵江流域发生过大特大洪水。此文以为,洪化元年应为1679年,即康熙十八年,该年嘉陵江流域没有发生过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2.
嘉陵江流域保留有较为丰富的清代地方档案,以著名的《南部档案》和《巴县档案》为代表,包括其他一些零散的清代地方衙门档案,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价格杠杆 促进嘉陵江流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剖析了价格杠杆在嘉陵江流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中的作用取向。提出了若干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嘉陵江流域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数字高程模型(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可用于流域数字地形分析,其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等信息,也可与其它专题数据叠加,用于与地形相关的分析应用.以陇南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时选择ArcGIS 10作为软件平台,利用陇南流域的DEM数据对地形地貌形态分析,提取了流域的河网,进行了流域剖面图、坡度、坡向和粗糙度图的绘制,研究为陇南嘉陵江流域提供基础性数字地形信息资料,为流域的综合管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嘉陵江流域是一个农业基础脆弱、传统工业衰落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的区域。根据流域内的资源优势,应以加强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积极发展与农业联系紧密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振兴传统丝绸产业。在目前开发嘉陵江的有利条件下,大力发展水电、旅游、商贸等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该流域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嘉陵江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阐述了当今时代人类自然观的转变和嘉陵江流域改变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提出了该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培育生态经济产业群,建设生态城市体系,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嘉陵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嘉陵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流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流域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旅游价值,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落后的流域旅游经济形成强烈反差。嘉陵江流域是四川省同时也是中国西部生态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的一个区域,后发优势明显。本文从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等方面论述了嘉陵江流域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世庆  齐天乐 《软科学》2012,26(12):83-87
提出了"依托两极、三江、重要交通干线和三市、两区,建设五个基地、一个屏障、连接我国西南与西北的新兴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北部增长极"的总体战略,以及"扶贫攻坚、两化互动、交通突破、流域经济、开放合作、文化重塑"等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进一步加快嘉陵江流域开发建设,促进成渝经济区北部快速发展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9.
生态经济-嘉陵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发展生态经济的必然性,提出了该流域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和产业化,发展特色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城镇,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嘉陵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地势地貌特点,把流域内的遗址分为台地遗址、坡地遗址、河谷阶地遗址和洞穴遗址四类,并依据考古资料,对这四类遗址类型的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不同地理条件下的遗址具有不同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