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政府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政府在处理国事社会生活关系时,以国家为中心,通过民主法治的方式,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和谐。政府在处理民事社会生活关系时,以私人为中心,通过意思自治的方式,弘扬诚实信用的理念,充分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促进民事主体间的和谐。政府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以自然为中心,通过可持续开发的方式,贯彻生态平衡的理念,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南唐名家冯延巳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其词章迷离(忄党)恍而凄惋深切、感发强烈而意境深远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突破了花间的狭窄空间,既保留了词的要眇特质,又增强了词的感情力度。作者词章风格的形成,与他身处宰相高位而面对亡国前景和复杂的政局有关,也与他的个性修养有关。  相似文献   
3.
晓东 《甘肃教育》2011,(16):77-77
国事"与"国是"是一组同音近义词。虽然两者都是名词,都涉及国家政事,但其间却存在着一些区别。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意为国家大事,其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又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国是"意为国家大计,其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8,(5):58-58
宰相,是我国封建王朝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执政官的通称。历史上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也有惯于“笔里藏刀”的唐朝宰相李义府,以“莫须有”罪名加害忠良的南宋奸相秦桧……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下面几个成语典故中的“宰相”,也许鲜为人知: 山中宰相南朝陶弘景隐居山中后,朝廷每有大事,必定遣人询问他,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今泛指那些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人。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寓居南岳时所写的诗歌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政治社会动乱的现实与患难中真挚的师友情谊 ,以及他对南岳风景风物的热爱 ,有着多样化的风格。也是研究这一阶段王夫之思想行动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1,(2):7-9
2010年春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轮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时,没人料到,特别是那些动笔起草《教育规划纲要》的专家学者没有料到,“幼儿园入学难、入园责”居然成为超过高考、高过择校的突出问题。初夏时节,一张新闻照片——北京一位高龄老奶奶为给其重孙争得一个入园名额,不顾年事已高,  相似文献   
7.
安史之乱给唐帝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给人民制造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杜甫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深入生活,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情用诗歌加以倾吐.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关心平叛,向往和平的思想,写出了无数壮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8.
晋代陶侃来自败亡的吴国,出身寒门,在政治上"始愿有限";他长期受儒学沾溉,看重士大夫名节,毕生谨慎自律;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于壮岁投笔从戎,勤劳国事,坚持不懈地同叛臣逆将作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始终"自抑","不与朝权",固辞荣爵,来去明白,具有足以感人的君子风范。考其一生行迹,找不出任何怀有"窥窬之志"的证据。《晋书》凭术士对一梦境的解释,推论他"潜有窥窬之志",是极其荒诞且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9.
遍观中学德育,困惑依然,瓶颈仍在: 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循规蹈矩,师道尊严——叫你听话没商量; 虚情假意,夸夸其谈——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0.
简述中国女神形象在远古神话中非常伟大,但随社会发展而衰落的事实。指出在东南地区有两位女神,即福建民间信仰体系中临水夫人与妈祖,却在唐宋后影响力日渐增强。论述她们由人成神,成为山地女神与海洋女神以及受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影响,还被分别赋予家事与国事职能原因。最后指出即使在当代,妈祖仍具有重要的政治使命,是海峡两岸的和平女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