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魏晋名士,多鄙儒术而宗《老》、《庄》,崇自然而弃名教,矫情悖礼,饮酒不节。放荡之风,遍于士林,这种风气,对当时政局,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楼培 《寻根》2007,(6):84-87
钱钟书先生腹笥之丰,文笔之美,古今罕匹,其著述中卓荦大者已汇集成册,流布于世。三联版《钱钟书集》,皇皇巨著,凡十种十三册,嘉惠士林,泽被后学,固不待言。然“集”而未“全”,难免为人“求全责备”。如钱先生妙语隽永的书札一概未收,实在让企慕仰止的“钱迷”们感喟遗珠之憾。据说“按照原先的筹划,《钱钟书集》本拟推出书信卷。  相似文献   
3.
喻玲 《兰台世界》2014,(6):87-88
本文选取元代大都这一政治中心的士林阶层为切入点,对士林阶层旅游动机及理念的形成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一阶层的旅游特点,以期能够帮助国民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李剑 《寻根》2005,(3):22-25
科举制是世界上首创的纯粹的文官选拔制度。对于中国人来说,科举制从制度上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界限,是社会上下层之间流动的惟一一条正常而狭窄的通道。五代人王定保说得好:“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犯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难怪世人趋之若鹜。宋代的真宗皇帝可谓熟谙世俗之心,传其曾作《劝学诗》,  相似文献   
5.
论司马迁的文化复仇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中的复仇有宗法复仇、士林复仇和文化复仇三种形式,前两种复仇形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司马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复仇则是司马迁从抗争悲剧命运中独创的。其动力来源于人生的困厄与耻辱,其方式是诉诸文化学术著述事业,其特征表现为对个人恩怨的超越,其目的是对此前耻辱实现补偿和过补偿。文化复仇揭示了文化学术事业的功能与历史地位,拓展了人的深度与广度,并给人类留下了积极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6.
台北士林夜市,是台北最出名,也是最平民化的夜市。  相似文献   
7.
"经世文编"的编辑指导思想是"经世致用".其编辑体例完备,广征博引,歧说并存,显示出一种可贵的气度.这一现象改变了鸦片战争前后的士林风气,密切了学术与现实的关系,为其后的"史界革命"和新史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于历史的局限,其编辑思想与编辑方法还存有不足.  相似文献   
8.
刺客豫让的形象历来被人忽略.本文认为,豫让的行为是战国士林精神的萌现,豫让的形象体现了<史记>的悲剧色彩.豫让是史公倾心描绘的悲剧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台湾新士林哲学是现代汉语言哲学中发展势头强盛的哲学流派。这一流派以天主教信仰为精神取向,以中古士林哲学为其思想的架构和底蕴,力图融合中西文化传统以创造中国的天主教哲学,从而使基督信仰真正本土化,使在中国的基督宗教成为中国的基督宗教,使基督信仰降生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质素,从而提升和超拨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於梨华女士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始祖,她的早期代表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表达了许许多多海外飘泊学子的心声,主人公牟天磊更被认为是“无根的一代”的典型。近期於梨华又为我们带来了不同领域的多个作品,特别是《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着血和泪的“士林百态图”。让我们再次目睹了这位文坛“常青树”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