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复读,这一现象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经常出现,主要是由于考生成绩不理想,为提高成绩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但是近年来,这一现象更加普遍了。甚至于许多高分的考生在上线甚至是收到通知单的情况下选择了复读。以往考上大学就被人称为天之骄子,就会心满意足,但是现在却是非名校不上,不喜欢的专业不上。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读已不再是“争上线”而是“冲名校”了。.  相似文献   
3.
《河北自学考试》2011,(11):63-63
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自动退学率已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其中,的确有不少学生选择“重启人生”自动退学,其中不少人选择赴国外留学;也有一些学生参加复读,希望重新考入理想高校。  相似文献   
4.
走近高考话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2001年,高考改革可谓空前深人。2001年初,教育部向社会宣布,高考取消年龄婚否的“禁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门轻轻拉开;同时,教育部明令保送生规模从2万人压缩至5000人(实际招收3408人),并制定了明确具体的保送标准予以保证,保送生名单也在各种媒体上公布,接受监督。2001年7月,万众瞩目的考场上,全国18个省的考生使用了“3+X”的高考试卷;在无数个信息飞速奔腾  相似文献   
5.
学生时代,书包里经常放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痛苦失意时,我经常拿保尔的精神做自己的另一种食粮.特别是高考失利那年的暑假,我更是与它整日相伴.为此,我选择了复读,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圆了大学梦.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对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意味着发展的起点性条件。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是多渠道、多层次和多次的分配。复读生的存在造成了对在读生的不公平,而国家关于高考复读的政策为了维护在读生的公平又显现出对复读生的不公平,于是产生了政策的公平悖论,如何消解这一悖论,有赖于教育机会的再分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考复读群体呈现出量变剧增质变复杂的变化趋向,频频引发关于教育资源使用、高考制度改革、公民受教育权利等问题的争论.实际上这种现状,既是对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反映,又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欠缺的揭示.随着我国学龄人口逐年减少、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用人环境逐步规范,我国高考复读群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量变趋小质变趋简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刘晨强 《考试周刊》2011,(10):49-50
教学二十余年来,常有学生问我:怎样学好语文,怎样提高作文成绩?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去读书吧,多读,反复读。"这看似简单的回答,实则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它道出了学语文的真谛。诵读是学语文的有效手段,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他学习方法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师道》2001,(10):46-46
  相似文献   
10.
当我看到那封信的时候,突然发觉我不再是一个人,似水流年在一旁滔滔地涌着。眼泪像雨一样,如此清凉地在我的手心转了转,就很快蒸发了,原来,我的手心竟是如此滚烫。高中毕业后,你的一部分光阴离开了,一部分光阴就像那封信,一直留在我的身边。那时,我还坐在复读班的教室里。你用繁体字写着:我不知道你收不收得到我的信,如果你学习忙没有去找它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