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823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80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108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5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祖荫、叶昌炽与《滂喜熹斋藏书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滂熹斋藏书记》一书的作者、编纂过程及其解题著录特点。  相似文献   
2.
《小石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在教授这一佳作名篇时,我采用背读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得以提高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用于短小精美的文言文,其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上,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隋、意会其理,达到“言似出于吾之口,意似出于吾之心”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4.
巧记要点     
把一些知识点编成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随时随地都可“顺口一溜”,既记住了知识点,又由于多次“溜”,便进一步悟出其理所在.下面是一些关系“密度”知识的顺口溜,请你一溜,有兴趣的话,还可把它们填人某些歌曲的谱下,在歌唱中记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本选编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古诗文,善于从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课文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赛赛生病记     
暑假期间,回一趟老家。说好吃顿饭就回来,可是,小儿赛赛一见哥哥姐姐(堂歌堂姐)也在老家,就改了主意,耍赖不肯回。加上父母挽留甚紧,我和妻也只得从命。  相似文献   
7.
阎会才 《语文知识》2001,(11):28-29
天干,共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林觉民《与妻书》)。还可用以纪日,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苏轼《石钟山记》)。另  相似文献   
8.
陈振漉 《收藏》2006,(9):126-129
书画的真伪之争自古就有,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等文献中部有关于书画鉴定的记载,可见作假历来就有。鉴定史上见诸文献记载的,例如唐太宗时内官收藏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民问所藏二王作品都被地方官员搜刮来献到皇宫内府去,但十有八九是假的,所以唐太宗才要虞世南、褚遂良去作鉴定。民国时甚至还有专业作伪的,如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有一个叫谭敬的人,居然有一条龙的专业配套作伪,他专门找人模仿印章、题款等等,这些仿手都是他养的,他做张大千的画就是地道的张大干画,做齐白石的画就是地道的齐白石画。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写过许多支持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作品,其中的《记鲁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仍然闪耀着名作的光辉。重读这篇以真情和生命的意义写成的新闻特写,再次受益匪浅。 史沫特莱对鲁迅的记怀,是遵循着非常客观的规律,即从不认识、毫无所知到认识并被吸引、最后相知甚深并肩战斗成为战友的过程,使人们随着她的思路不知不觉间也就由浅入深地了解了鲁迅。这是一种不是手法的手法,当然也是最高超的手法,因为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它的作用只能是让读者感到真实。 全文可说是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  相似文献   
10.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为加强对全国各地的控制,它建立并推行了一套严密的军警预报制度即烽堠制度。文章详细叙述唐代西域地区的烽堠布局,烽堠的建制、职能及烽堠的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