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本月聚焦     
《科学生活》2007,(4):20-21
滥采铁矿太行山环境破坏严重太行山是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海河水系的发源地。国家对太行山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高度关注,针对各地私开滥采铁矿,从省到市再到县都明令禁止。然而,最近有媒体用近一个月时间,行程近2500千米,走访了北太行山区的多个县市后发现,  相似文献   
2.
春钓于家寨     
王华良 《钓鱼》2007,(3X):39-40
于家寨水库位于革命老区河北省唐县境内,距晋察冀烈士陵园所在地的军城镇仅5.5千米之遥,这是太行山区一个不起眼的小水库,水面只有三四百亩,但里面成群的野生鲤鲫和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却使我们这些垂钓爱好者们魂牵梦绕,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3.
于家寨水库位于革命老区河北省唐县境内,距晋察冀烈士陵园所在地的军城镇仅5.5公里,是太行山区众多水库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水库。它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具有防洪、灌溉、养殖等功能,里面放养着成群的鲢鳙,还生长着大量的野生鲤鱼和鲫鱼。每年  相似文献   
4.
集体化时期,中共为了减轻农村妇女的家务劳动牵累,使她们更好地从事社会化农业生产,开始倡导建立托儿互助组。在托儿互助组建立的过程中,中共不仅解决了各有关人员的思想问题,还对保姆的工分来源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都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5.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14,(17):51-54
正没有飞机和铁轨的时代,"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轿"是中国人的出行方式,但只有在水上,人方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鸟翔高空、鱼游浅底,感受飞一般的快乐。人类无法改变自然大河的流向,只有练就凿渠挖沟营建运河的本领,才能快速前往想去的地方。我国运河开凿历史悠久,运河在中华民族崛起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方面功不可没。有人形象地做出比喻,  相似文献   
6.
7.
总结太行山区邢台段一些地方从"生态赤字"走向"生态盈余"的经验,从科学治山治水,提高自然生产力;创新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各种生产要素的能量;品牌发展,以新供给满足发展变化着的新需求;以生态效益增进经济社会效益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升化。提出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而要坚持绿色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形成一系列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1,(30):34
本书是葛水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的中篇小说篇篇叫响,长篇小说也一样精彩,显示了其驾驭文字和感受生活的超常能力。在这部作品中,她以其一贯的叙事方式,平稳顺畅,节奏虽慢但耐读,仔细推敲回味无穷。以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女人的命运变迁展示了解放前几十年太行山区的沧桑巨变。小说关注人的生存,农民与土地,细腻展示了人在生命之茧中煎熬的沉痛历程和绽放的人性美,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对生命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初级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著名乡土作家赵树理先生在平顺县川底村体验生活.这是太行山区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实验地区.1952年,他亲自参加那里的并社、扩社工作.于1955年创作出了长篇小说《三里湾》,这部小说讲述了四个不同家庭在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矛盾与变化。曾经被改编为电影《花好月圆》以及话剧、评剧等剧种.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太行山区是全国连片特困区之一,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职业教育对接太行山区精准扶贫,需紧密结合太行山区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优势,通过优化扶贫融入性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将"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最终达到经济脱贫、能力脱贫和精神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