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乔 《历史档案》2006,(2):136-136
满族入主中原之初,厉行汉人薤发(即剃发)政策,即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但人们鲜知,上溯500年,宋金时代的女真族也曾实行过对汉人的薙发政策。南宋人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三记:“时方金人欲剃南民顶发,人人怨愤,日思南归。又燕地汉儿苦其凌虐,心生离贰,或  相似文献   
2.
金朝建国伊始,便不断向宋朝派遣女真族国信使,以加强金宋之间联系,尤以金朝中期遣使最为频繁。金朝前期,交聘制度不成熟,其对女真族国信使的选任不够重视。到金朝中期,选任制度逐渐完善,更加倾向于选择家世背景显赫、个人综合素质较高的女真人任国信使。此外,整个金朝中期遣宋女真族国信使的选任也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变化,并且始终受制于金宋之间的关系演变。  相似文献   
3.
据清代档案和历史文献记载,远在400余年前,蒙古族的文字还曾是创制满族文字的母体,在这方面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满族的祖先,在历史上曾被称为肃慎、挹娄、勿吉、秣鞠等,到辽统治时期称为女真族。公元12世纪,女真族的完颜部从东北迁入黄河流域后,建立了金政权。  相似文献   
4.
原籍上京路隆安的孛术鲁翀为女真族,还有契丹族血统。祖父孛术鲁德迁至邓州之顺阳,父孛术鲁居谦曾到江西做官,孛术鲁翀生于赣江舟中,幼年学于虞汲。孛术鲁翀在政事、学术与文学方面成就突出,其子孛术鲁远为元朝殉难。孛术鲁家族重视家庭教育,其家族四代与汉族通婚,为汉化之典型。  相似文献   
5.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抵御女真族、蒙占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下骚扰,修筑了辽东边墙.辽东边墙全长1040公里,是边防上的一种土木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6.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抵往Ⅱ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下骚扰,修筑了辽东边墙。辽东边墙全长1040公里,是边防上的一种土木建筑工程。它分段而建,随补随修,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构造材料不统一,形状不规则。边墙内的城堡、墩台“量地缓冲”而建,相距远近不一,在边关防务上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辽末天祚皇帝时期,政治极度腐败,又加紧了对女真人的掠夺。辽在边境地区有榷场,同女真人进行不平等交易,“低其值,且拘辱之,谓之‘打女真’”,引起女真人的强烈不满。阿骨打时,“力农积粟、练兵牧马”。做好一切抗辽的准备。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阿骨打发动了反辽斗争,大败辽军。收国  相似文献   
8.
金朝的北方民族文学和汉民族文学双峰并峙,交相辉映,共同构成12世纪初到13世纪前半期中国北方文学的奇观。在金文学多元共构、异轨同奔的格局中,北方民族文学深化、丰富了其时代内涵,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在当时的北方民族文学中,女真、渤海二族文学是光耀夺目的双星;契丹文学呈弱势;奚族文学则几乎等于零;北方民族后裔文学则成为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反映了金文学的最高水平。这些现象说明,凡主体性和个性特征越突出、鲜明并在民族融合进程中善于吸纳、学习异质文化之长的民族,其文学发展就越充分。  相似文献   
9.
10.
金王朝兴起于僻处中国东北一隅的白山黑水之间,是我国古代女真族在马背上建立的政权。在古代,那里虽然很早就臣属于中原王朝,但却一直是远离华夏文明中心区域的一片“蛮荒之地”。女真族在建立金政权之前和刚刚建国称尊之时,内部还保留着原始氏族部落的鲜明痕迹,基本上没有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文化发展极端落后,“无文字”,“无书契”,亦“不知岁月晦朔”。金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