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有一本罗里罗嗦的厚书,里面的字排得密密麻麻。这些小小的字,都想站在最好的位置上,能变得大点儿突出点儿,为的是引人注目。可是,书中的字都是安排好的,谁大谁小,站在哪里,不能乱变化,也不能乱动。厚书里,成堆的字互相挤呀挤,有一个字站不稳,被挤掉下来。这个字是"滑"。哧溜一下,滑掉到了椅子底下。奇怪的是,没有一个字来拉他,也没人喊他一声。可能谁也没发现他掉出了书。最糟糕的是,等他爬到椅子上,那本厚书不见了。  相似文献   
2.
糖果大作战     
正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用食物祭(jì)拜祖灵,祈求平安度过严冬。晚上,小朋友们会穿上化妆服,戴(dài)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让我们也点上南瓜灯,乘着美妙的夜色,去语文乐园闯关要糖吧!第一关:趣味猜谜小朋友,你知道下面故事里的三位客商各卖什么货吗?请从故事后面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填入括号内,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这个答案。这一关有6颗  相似文献   
3.
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常常困惑:这篇课文"该教什么"?而上完课后又常常感觉"不知道教了什么"。特别令人沮丧的是,做了很多努力,有人评课"等于什么也没教"。所以,王荣生老师说,语文课是很折磨人的,学生多学了两节课,不见收获,少学了两节课,没感觉损失。孙绍振老师也感叹:许多时候,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我们都不知道要讲什么,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要关注语文元素,让学生经历学语文的过程,引领学生学习纯美的语文。笔者在设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注重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道,流淌着儿童学习语文的情趣,用纯美的语文不断滋养学生生命的成长。一、破题导入:理解题蕴,拉开学习语文的序幕师: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一篇课文,知道课题是什么吗?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将课题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5.
周伟 《家教世界》2016,(4):44-45
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家长有一双"发现数学"之美的眼睛吗?对数字不敏感不是因为笨女儿似乎天生不喜欢数字,刚上学那会儿,为了培养她的数字感觉,我给她出题:"有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怎么分最公平?""不行啊,苹果有大有小、有好看的有不好看的,每个人分的都不一样,怎么才能公平啊?"  相似文献   
6.
那个八月     
<正>一那年八月,爸爸的同事说爸爸的脚受伤了可能一个月下不了地,需要妈妈去照顾,妈妈就打算把我送到乡下的外公家,自己搭乘飞机去广州。我知道外公不喜欢我,他也不  相似文献   
7.
<正>写在前面:本篇故事中有一处空白。请你读后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空白处填补完整。然后再连起来,从头到尾念一遍,看看能不能"自圆其说"。阿峰是位方圆几百里地颇有名气的美容师。他能把不好看的人变得好看起来,把好看的人变得更加好看。阿峰美容技术高强,因而每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20,(4):39-39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阳台上的盆栽绿油油的,十分好看,琪琪拿来妈妈的手机,想和它们照一张合影。她对着镜头露出甜美的微笑,还比了"剪刀手"。姿势摆好了,可妈妈却说:"不行,把手指收回去,换一个pose。""为什么呀?这样挺好看的!"琪琪不满道。"现在科技太发达了,比‘剪刀手’拍照会泄露指纹!"妈妈耐心地解释。现代科技真的可以还原照片中人物的指纹信息吗?拍照时还能比"剪刀手"吗?  相似文献   
9.
"好看"和"耐看"是李渔戏剧的重要特色,也是其戏剧的美学追求.李渔戏剧的"好看",表现在角色丰富、情节曲折、故事奇特、语言俳谐等多个方面,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娱乐性;李渔戏剧的"耐看",表现为立意具有新颖性、厚重性特点,能将人生真知灼见和生活智慧贯穿于剧作之中,给人以极大的启发性."好看"、"耐看"的戏剧理念,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为清初李渔赢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和广泛的社会赞誉,也为今人树立了可资借鉴的艺术标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8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秦腔》之后(或可再往前追溯),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越发萎缩。《高兴》《古炉》《带灯》《老生》一路追读下来,虽则一如既往的既厚且重,表现题材和叙述方式刻意求新求变,却横看竖看不好看了。笔者并不否认他的新作《老生》保持着相当的艺术水准,在当代文坛中并非下品——然而其畅销与小说品质无关,主要得益于如假包换的"贾氏出品"这块招牌,但是将其放在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