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也应该是我们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分数教学一直是高年级教学的重头戏。对一线教师而言,分数的教学有很多需要追问和深思的问题。笔者前不久聆听了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情景再现:【案例描述】一、情境导入——引起冲突出示情境图:师:你能帮他们分一分食品吗?师:在数学上,像这样让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称  相似文献   
2.
<正>在成语家族中,有很多首尾同字的,如:精益求精——《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后用"精益求精"来表明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相似文献   
3.
《诗》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大峪中学的教师团队,不仅是一个质朴乐观、勤奋敬业的奉献型团队,更是一个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的"学习型"团队。"微视频"录制前——认真备课,师徒琢磨为帮助工作十年之内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生活思想等方面能够健康成长,使他们争取人人达到三年胜任、五年精干、十年成熟的培养目标;也促使工作十年以上的老教师能充分  相似文献   
4.
有朋友将《论语》中有关《诗经》方面的内容,以《孔子教诗》为题,攒成短剧的形式,现征得朋友录之于下,以为教师佳节的礼物,以飨读者。孔子立于庭院之中,沉吟道:"诗三百,诗三百。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作诗的人,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呵。’"(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时,孔鲤快步恭身穿行庭院。  相似文献   
5.
《校园足球》2011,(7):57-58
【正】第五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乐天有言: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古琴之知音,历代以来,不绝于史。自孔子以降,文人隐士莫不以琴为修身之本,养性之基。《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犹如此,人何以堪?故松风琴人借前四届大学生古琴音乐会之力,邀全国之琴友会于京师,举办"第五届大学古琴音乐会‘悦’"。何为"悦"者?有朋自远方来也...  相似文献   
6.
青青翠竹韵     
正在"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中,均有竹的位次,可见其文化意蕴深厚,自然禀赋美好。《诗经》有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经典将竹和君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竹的喜爱和赞美。在我看来,竹并非世间俗物,它蕴含着诸多美好的品质。竹,刚正不阿。它四季常青、挺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因  相似文献   
7.
人们进行技术、学问和道德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以期提升和进步,叫作"切磋"。其实,"切磋"最初的意义是指一种工艺方法:加工兽骨为"切",加工象牙为"磋",加工玉为"琢",加工石为"磨"。《尔雅·释器》曰:"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将兽骨、象牙等自然材料加工成器物,是其功用、价值的一种提升,由此延伸到技术、学问和道德等领域的提升,也就很自然了。《论衡·量知》说:"骨曰切,象曰瑳(‘瑳'通‘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对这一点讲得很明白。"  相似文献   
8.
<正>把学校建成"相亲相爱"的家园、"如切如磋"的学园,让师生在这里共享童年,成就梦想。——施勤施勤,朴实率真,聪颖大方,有思想而不外露,有内涵而长存敬畏之心。她认为学校实力的基础在教师,学校实力的标志在学生。夯实基础——和教师一起领导学校。施勤校长倾听教师心声,想方设法将教师"卷入"管理。支持教师发展,在教师个体愿望与学校期待之  相似文献   
9.
正《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的注解是:"言治骨角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意求其精也。""切、磋、琢、磨"放在今天,就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要精益求精,永无止境。我们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开小学秉承这一理念重视德育工作,坚持"以德治校、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原则,不断通过对德育价值、德育主体、德育过程的深刻理解,守望德育的内涵实质,以"责任"文化建设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工作重  相似文献   
10.
人生如文     
一我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善良、淳朴、憨厚的农民。母亲不识字,父亲也只是初小毕业,在当时还算是文化人。所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才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对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多识几个字,不做一个睁眼瞎而已。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间:多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所以,从一进入学校开始,我学语文就特用功,因为我把语文当做我将来走上社会谋生的一双"眼睛"。奶奶是我学习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