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健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1):119-124
孙中山让位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从表面上看就是政权的交接那么简单,而实际上是在当时复杂历史环境下,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运作的结果.它本身蕴含了历史的诸多面相,这些诸多面相的背后凸显四个主要特征:一是妥协性,即清袁孙之间的妥协;二是助产性,即帝国主义和立宪派起了助产或催生的作用;三是和平性.即无论是清帝退位,还是孙中山让位,权力的交接过程都没有发生大规模大范围的战斗;四是共赢性,指清、袁、孙、帝国主义、立宪派都从中获得益处.民元让位过程所体现出的妥协性、助产性、和平性、共赢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
高强 《科教文汇》2012,(32):201-202
关于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属性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但是对行政行为的另一特征妥协性研究却不是很多.而法学的“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就是行政行为妥协性的一种重要体现.本文着重阐述了行政行为的这两种属性的关系,并提出应该尽量发展行政行为的妥协性.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人们对《红与黑》中于连这个人物都众论不一。本文认为小说主人公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他的性格具有多元性。由于自我观念始终是他的思想性格的底蕴,因而,在不同的生存环境里,他时而反抗,时而妥协。他的一生奋斗,激荡着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激情,也充满追求个人幸福的利己主义欲望。  相似文献   
4.
夏目漱石笔下的代助是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漱石运用梦叙事的手法,暗喻的修辞以及对"无意识"身体感觉的描述表现了代助的精神内涵。代助回避现实,其"自我"难以在现实中确立,带有浓厚的非现实性特质。游离于新旧文化之间的代助产生人格的"自我"分裂,具有忧郁型心理。其焦虑心理的产生源于依附封建意识的"妥协性"。这种气质与明治时期近代化改革不彻底的状况密切相关,也是漱石自身对于"自我"认同局限性的折射。  相似文献   
5.
夏目漱石笔下的代助是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漱石运用梦叙事的手法,暗喻的修辞以及对"无意识"身体感觉的描述表现了代助的精神内涵。代助回避现实,其"自我"难以在现实中确立,带有浓厚的非现实性特质。游离于新旧文化之间的代助产生人格的"自我"分裂,具有忧郁型心理。其焦虑心理的产生源于依附封建意识的"妥协性"。这种气质与明治时期近代化改革不彻底的状况密切相关,也是漱石自身对于"自我"认同局限性的折射。  相似文献   
6.
法律自产生之时就带有妥协的色彩,是各方势力互相妥协而以居优势者的思想为主体而制定的规则,而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妥协则是其产生的主要源泉,双方妥协程度的不同又导致了不同的政体及法律的产生。法律这种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相互妥协所产生的规则就是为了要利用最少的恶去维护最大的善。能够使统治者和人民在互相妥协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法律才是最好的法律,这样的法律才能使国家内部安定和谐。法律的妥协性在国内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妥协、统治者内部的妥协以及法律内部的妥协等各个方面,在国际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的妥协。对法律妥协性的研究对当今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雷佳 《文教资料》2012,(21):10-11
《傲慢与偏见》反映了作者追求女性平等与解放的理想,也反映了作者的婚姻观。笔者认为作品中体现了女性的自主意识与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但对女性主义的坚持不够彻底,体现对传统的男性社会的妥协。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对女性主义的体现与妥协。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和普希金笔下的奥尼金作为有各自鲜明个性而又极其类似的属于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艺术典型,从同是所处时代先进青年的代表而性格中又都存在着软弱性、妥协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他们具有矛盾的双重性格。并从人物所处的时代、家庭及作家创作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双重性格产生的原因,得出奥尼金这一形象是贾宝玉形象的“平行性再现”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
兰斯顿.休斯中晚年对政治要么过于热情,要么故意远离,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就是战斗性与妥协性并存。这种矛盾性形成的原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在的。从他看似矛盾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出休斯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环境,经历了不平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红字》是女性追求真爱,挑战清教社会中神权、父权和政权的代表作。小说以红字为主线,刻画了海斯特·白兰在自我改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双重性格:抗争性与妥协性。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体现了海斯特·白兰对社会的改造: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对真爱的追寻,改变了人们对红字的世俗看法,并赋予它更多反映女性精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