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学程设计,纵向上指“连续—关联—循环”三个递进序列,横向上指“情境—活动—评价”三个平行要素,且是一个有机整体。基于知识结构、遵循认知结构,紧密围绕思维结构的素养结构发展目标,设计学的结构、教的结构,建构学程模型。创新实践,改造现实备课,采用“3×3”结构化备课和备课轴设计,使“备—学—教—研”融为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呈现可操作实践样例。  相似文献   
3.
江晓霞 《广西教育》2013,(17):50-51
对于"学程导航"教学模式中的预习环节,尤其是新授课的预习,常有教师心中存有疑惑:新授课的预习,真的有必要吗?笔者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认为新授课真正有效的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  相似文献   
4.
5.
当下,任务群作为学习组织形式,备受关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需要用一种适当的链接形式,串联起一群彼此相关联、有逻辑的任务来组织语文学习活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可立足课本,优选书籍,从一篇关联到一本,构建阅读任务,设计阅读学习进程,这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自1978年开始起进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的改革实验,历经36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现在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1].李老师用十五个字概括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精髓,即"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下文简称"三学").在"三学"思想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形态是怎样的呢?笔者拟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课堂教学实践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自学·议论·引导",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中学会学习,并促成自主发展。其操作规则是: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这一理念与实践同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近四十年"自学·议论·引导"的探索实践表明:只有共建"有规则的自由课堂",构建师生自主发展成长的平台,涵育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学为中心,是当下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而学为中心思想的一个物化载体即学程.这需要教师从学材的角度,构建并优化"要到哪儿去,怎样到那儿去"的学习目标、程序、路径和方法,即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步骤、有方法的适切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多功能墙纸     
正安徽黄山市黟县石亭小学程晨墙壁的墙纸是由特殊的材料制成的,墙纸可以调节室内光线、温度,还能随时排换室内空气。墙上的符号有许多用途,比如,你想听音乐,按一下音乐符号,房间里便会响起美妙的莫扎特小夜曲等乐曲;如果你想看电影,只要按一下电影符号,以墙曲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来,高师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改革问题。针对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提出改革设想与具体举措,着重探讨贯穿高师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四年的实践教学如何进行,以及进行的方式方法、依据与目标。拟通过本改革研究与实践,初步建立起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提供创新成果、新经验、新理论、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