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武装 《甘肃教育》2011,(24):94-95
在前不久的一节语文课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口语交际,主要内容是感谢和安慰,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同桌分角色练习。我说:“同学们,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你也遇到过需要安慰的人,让我们借这次机会,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先想想该怎样感谢或安慰,再和同桌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的一天,我得到消息,下周一市里举办残疾人象棋比赛邀我去参加.这个消息我盼望了十多年,很是激动. 激动归激动,但也感到了时间的仓促,八九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再加上近大半年的时间没怎么下棋了,棋感差,水平的下降是在所难免的.在我看来,要想在这次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把目标定在了中游,自我安慰道:就当是去跟老朋友交流吧,只要不被别人砍得太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3.
主持老师: 您好!我有一个困惑压在心中,好难受,希望得到您的帮助。我和一位同学很要好,我们同住一个寝室,从入学那天开始两年多了,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关系很好。可是,有一点让我感觉很难受,我甚至想过不交这个朋友了。问题是这样的,当她有烦恼时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安慰她,可是,当我有烦恼时她却不安慰我。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我”的报复心理把握得非常成功。文中老爸安慰的话语实则为作者的妙言,足见其智慧。  相似文献   
5.
袁峤 《传媒》2015,(17):44-45
视听节目伴随着新媒体传播,逐渐包围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占据着我们的闲暇时间.现在无论家里家外、何时何地,捧读图书报刊的人越来越少,观看视听节目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当下传媒文化的主流产品应该是视听节目,而不是传统的图书报刊.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与迭代,视听节目的表现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传统图书报刊相比,广播、电影、电视、广告、手机、网络等传播的视听节目,具有更强的技术性、商业性和娱乐性.尤其当下人们的生活环境被钢筋水泥、金钱物欲所包围,人们的情绪被冷漠困顿、焦虑无常所影响,格外需要从视听节目中得到心理安慰和精神解脱,或者说视听节目更能满足广大受众的心理减压和心理抚慰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49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组成了一(1)班。我也认识了小雨,一个活泼开朗、能说会道的胖乎乎的小女孩。慢慢的,我发现小雨比较容易和小朋友起冲突。小朋友无意间的肢体接触,小雨都是报以"狠狠"的还击。操场上、体育课中,小雨总是成为矛盾的中心。我和小雨讲道理,小雨的对答和顶嘴很快,虽然经常含泪哭泣,但是眼神十分坚定,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隐隐的,总觉得这个孩子有什  相似文献   
7.
英格兰队在刚刚结束的巴西世界杯上小组赛就被淘汰,现代足球发源地的球队早已沦落成一支二流球队,英格兰球迷虽然失望,但总能找到心理安慰,那就是“我们的俱乐部”依然是全世界最好的。的确如此,参加世界杯的32强700多名球员中,在英格兰联赛踢球的球员占据22%。  相似文献   
8.
理解与安慰     
在学校里,必修课是我们省略不了、跳不过去的部分,是没老师。教也得自己学的功课。上学有必修课,成长也有必修课,比如学习感璺,学习珍惜,学习宽容。学习欣赏,学习审美,学习反省,  相似文献   
9.
[案例]男孩星星(化名)今年5岁半,素有“调皮大王”之称,平日里经常由于他的调皮而把小朋友弄哭。有一天,星星看到班里的小伙伴文文(化名)哭了起来,他走过去,给文文擦了擦眼泪,说“不要哭”,并把手上的玩具枪给她,但是小女孩不要,走了,星星也跟着走而且好像也哭了起来。还伸手拉文文的手,文文不让拉。闪开了。  相似文献   
10.
韩铭 《福建教育》2011,(3):56-57
帆帆三周岁了,上幼儿园时,手里总是拿着一个已经很旧了的小白兔手偶,而且是寸步不离,吃饭、上厕所、做游戏时都把它攥在手里,睡觉时还把它紧紧地抱在手中,用嘴咬住“小白兔”的手。他的家人说,他在家中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